“他们知道我们牙口不好,每次的肉,都炖得烂烂的。”近日,在丽水市云和县石塘镇一老年助餐服务点门口,93岁的张秀兰坐在长椅上,静静等待着助餐车的到来。饭盒里整齐码放着肉排、清炒时蔬和冒着热气的米饭,“原先自己做饭需要花费1个多小时,如今每餐1块钱就能吃得十分丰盛。”
自“小县大城”战略实施以来,云和乡镇人口逐渐向县城转移,全县2.5万名老年人中,留守在山区的超3000人。
云和县探索实施“城镇就近供餐+乡村送餐上门”供餐模式,构建起广泛覆盖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解决山区留守老人就餐的需求。在北仑区慈善资金助力下,全县已建成15个老年食堂、25个送餐服务点及5个银发助餐点。
北仑区慈善总会也将目光投向了留守儿童。近年来,北仑区慈善总会和云和、青田共同发起了公益助学活动、大学生社会结对助学活动等,并在城西小学新建书法、剪纸、美术教室,为云和县第二中学部分学生提供物资,助力山区孩子们享受更优质的办学条件和专业资源。
如果把镜头放大,会看见同样的光在丽水另一端的青田县山口镇亮起。
“咔嗒—咔嗒—”走进青田县山口镇残疾人之家,20余名残疾人正专注地组装着透明纽扣。40多岁的虞葱娥手指灵活地穿梭在零部件间,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洋溢着成就感的笑脸上:“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独立做手工活,来养活自己。”
这位因车祸导致下肢瘫痪的农村妇女,如今已成为来料加工课程的“技术标兵”,她手中飞舞的不仅是谋生的工具,更是重拾尊严的钥匙。
“我们为他提供日间照料,但不止步于简单陪伴。”山口镇残疾人之家负责人李心平告诉记者,这里就像一个学校,每天都安排了不同的课程,记录着这群特殊学员的成长轨迹。
山口镇残疾人之家自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当地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然而,受场地限制,许多肢体重度残疾人难以进行康复训练。
“我们把门口高低差的花坛拆了,修了一条坡道,还买了不少康复设备。”北仑区挂职干部、丽水市青田县山口镇党委副书记丁泽良通过多次实地调研,记录下了5处亟待改进的设施痛点,将10万元慈善资金变成了可感可触的细节。
据悉,无障碍康复设施拓建项目涵盖康复设备、升降电梯、通风设备及办公设备的购置与安装,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康复环境,也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以前我只能坐在轮椅上,现在有时也能和大家一样‘站’起来了,感觉很开心。”虞葱娥每天都会扶着站立器做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
去年年底,北仑区与青田县还推出了“山海协作”残疾人增收计划,整合残疾人之家周边的闲置土地,并利用慈善资金购买了300株红美人树苗进行种植。丁泽良指着远处的果树说:“今年秋季,首批红美人将迎来丰收,我们会邀请大家一起来体验剪果、装箱、贴标签。果蔬成熟后所获得的收入也将全部用于支持残疾人之家的运营和发展,并为困难家庭额外提供收益来源。”
北仑区与云和县、青田县的山海协作,始于对山区群众需求的精准把握,成于对民生福祉的不懈追求。自结对以来,北仑区慈善总会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逾460万元,实施民生项目超20个,惠及困难群众上万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记者 毛飞英 郝玉亮 谢挺 严武意 通讯员 孙科 吴秀琴)
相关阅读
2025-07-24 11:48:51
2025-07-24 11:47:23
2025-07-24 11:46:41
2025-07-24 11:46:02
2025-07-24 11:44:50
2025-07-24 11:40:58
2025-07-24 11:39:53
2025-07-24 11: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