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学思想、强作风、建新功”活动要求,切实响应国家关于优化养老服务、破解“看病难”的民生政策要求,江湾镇街道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社区老年人就医“急难愁盼”,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创新模式,组建专业化养老护理陪诊队伍,用贴心服务为老年居民铺就安全、温暖的“就医路”,将政策红利精准送达群众心坎上。
党建引领 织密为老服务“保障网”
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融合发展纳入民生重点工程。一是构建“党建+养老”服务体系,通过集合辖区内党员志愿者力量,让党建引领成为破解老人就医难题的“红色引擎”;二是整合“医疗+养老”服务资源,如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江湾医院等医疗机构,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群体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优化挂号、诊疗流程,助力老人高效就医;三是推广“物业+养老”服务模式,通过物业公司精准对接老人,上门提供家政保洁、日常照料等服务,形成“群众有需求、组织有响应、服务有保障”的闭环机制。
优化服务 当好老人就医“暖心人”
以“让老人安心、让家属放心”为目标,街道持续优化陪诊服务细节,打造“全流程代办”服务模式。针对高龄、失能、特殊病症老人,陪诊员提供从预约网约车、挂号缴费,到陪同诊疗、取药送医的“一站式”服务,用“细心”化解就医流程中的不便,用“耐心”缓解老人就医焦虑。如场中路80岁的朱老伯,因视神经衰退每周需到中医院针灸,陪诊师陈锦松全程代办各项手续,让老人“只需安心治疗,无需操心琐事”,此类暖心案例已覆盖辖区200余位有需求的老人。
创新就业 搭建共治共享“新平台”
为保障陪诊服务长效供给,街道同步推进“人才培育+就业帮扶”双举措:一方面,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开展养老护理陪诊师专项技能培训,培育高素质服务队伍,今年已完成3期培训,覆盖120余人次;另一方面,创新设置“生育友好岗”,针对“宝妈”“宝爸”等需兼顾家庭的群体,提供弹性工作时间,实现“家门口就业”与“社区服务需求”的双向匹配。目前,已有45名居民通过该岗位参与陪诊服务,既缓解了陪诊人员缺口,又帮助居民平衡家庭与工作,彰显社区共治共享的治理智慧。
相关阅读
2025-09-20 08:56:19
2025-09-19 09:10:15
2025-09-19 09:09:15
2025-09-19 08:59:39
2025-09-17 09:58:34
2025-09-17 09:58:07
2025-09-16 1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