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北京2023年新设经营主体33.5万户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4-07-26 07:52:14

  25日上午,“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专场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会上获悉,2023年年底全市经营主体超256万户,去年新设经营主体33.5万户,同比增长23.6%。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达337家,平均不到5分钟就创办一家科技企业。

  研发投入强度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在会上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政府转变职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连续7年实施1500余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

  全市宏观经济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出台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等系列政策。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4.4万亿元,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4%、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是中国两个超4万亿城市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多项指标均保持全国最优水平。科技创新环境更加优越。本市出台支持外资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独角兽企业发展等政策,中关村24项重大改革措施全面落地。北京研发投入强度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科研产出连续5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第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数量均居中国城市首位,58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居全国首位。高精尖产业生态不断优化,出台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支持政策70余项,着力推动京津冀六链五群建设,发布全市首份多语种产业地图,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集聚,2024年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三成。京津冀营商环境一体化水平不断提升,商事制度、监管执法、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多事项实现同事同标、资质互认、跨省通办和共享。

  杨秀玲表示,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2023年年底全市经营主体超256万户,全年新设经营主体33.5万户、同比增长23.6%。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达337家,平均不到5分钟就创办一家科技企业。

  26个市级部门公布不予行政处罚清单

  “市场环境更加公平透明,经营主体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杨秀玲提到,企业准入准营更加便捷高效。本市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合并办、承诺办、网上办,企业开办“全程网办”覆盖面不断拓展,网上开办企业占比超九成,率先实现外资企业设立“全程网办”,时间从2—3个月缩短至最快一天办完。本市大力推行“准入即准营”,在40个行业全面推广“一业一证”,平均压减材料50.6%、压减时限71.5%。同时,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高效。本市统一制度规则、标准体系、管理机构和评标专家库,房建、市政等领域招投标“一网通办”率达到95.4%,仅开具电子保函一项服务就为企业节省资金23.7亿元。

  同时,本市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制定出台《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了以告知承诺为基础的审批制度、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制度等5大基础制度。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外商投资条例等63项地方性法规。大力度清理与《条例》不符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废止和修订法规规章9部、规范性文件71件。本市不断深入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建立“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制度,对风险低、信用好的经营主体,更多应用非现场监管方式,减少上门打扰。全面推广“一码检查”,着力解决多头打扰、重复检查企业的问题。大力推行柔性执法,26个市级部门公布不予行政处罚清单,仅市场监管领域近3年累计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免罚金额近7.6亿元,让执法变得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可“全程网办”

  杨秀玲还提到,本市政务服务环境更加便捷高效,企业群众办事更加方便顺畅。在大力推动数字政务建设方面,本市全方位打造国际一流政务服务体系,企业群众办事从“能办”向“好办”“快办”“办成”转变。一是持续推进“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改革迭代升级。市级60个部门全部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综合窗口2.5万个,“一窗”综合受理率达到100%。建成市、区、街乡、社区(村)四级网上服务体系,除涉密等特殊情形外,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100%,国务院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连续四年全国领先。5年来减事项超过60%、减时限71%、减材料74%、减证明超过320项,切实做到企业群众办事跑腿更少、办理更快。新生儿出生、义务教育入学、餐饮店开办等62个“一件事”场景实现一次申请、并联办理、一次办结,不断满足企业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办事需求。今年以来“一件事”月平均办理量超48万件,特别是在全国率先推出演出、赛事、会展等3类大型活动“一件事”集成服务,时间、材料平均压减81%和40%,已有141项活动获益。

  在推进智慧政务、智慧监管、智慧口岸、智慧税务等数字政务建设方面,本市实现了99%税费事项可网上办理、全部个人高频税费事项支持“掌上办”,将办税材料和时间分别压减50%和60%以上。

  杨秀玲表示,下一步,本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加快实施人才创优、科技创新、产业生态升级等8大行动,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6月集中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29吨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慧敏介绍,本市着力提升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构建立体保护网络,布设商业秘密保护联络站(点)174个,打造首批市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45个,全面启动第二批示范基地评选。她还提到,市区还联合发布互联网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南指引,助力北京国际创新中心建设。以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一体化为试点,在全国首次跨区域联合发布商业秘密保护地方标准,为优化京津冀区域营商环境做出新探索。

  同时,本市加强涉企收费行为监测,推动在全市建设近300个涉企收费监测点,深入开展违规收费专项整治。今年上半年,推动收费单位退还各类费用超483万元,惠及企业9942户。持续保持对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连续五年参加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的统一销毁活动,今年6月集中销毁50余种侵权假冒伪劣商品29吨,货值约1200万元。

  此外,本市打造“信息更透明、参与更便利、市场更开放”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将本市政府采购对“中小微”企业的预留份额进一步提高至40%,其中“小微”企业预留份额达到“中小微”企业预留份额的7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7月23日,临汾吉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吉县宏裕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吉县客运站有限公司、吉县壶口出租车有限公司,开展2024年度道路客运、城市客运等公共交通领域消防应急演[详细]

2024-07-26 07:52:51

  25日上午,“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专场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会上获悉,2023年[详细]

2024-07-26 07:52:14

  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有河西走廊“羊码头”之称,全县肉羊存栏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羊产业是当地优势产业,如何把它做优、做强,开辟一条长远发展的[详细]

2024-07-25 08:46:37

   “来之前以为要花很多时间,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日前,桂阳亮洲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颜国军来到桂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不到半[详细]

2024-07-25 08:39:48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护山、节水、造林、改田、保湖、增草、治沙综合治理,上半年完成生态治理284.9万亩。  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市委书记、市长靠前指挥,多次深入攻坚[详细]

2024-07-25 08:28:24

  在7月24日召开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周年”专场上,市商务局局长朴学东介绍,培育建设国[详细]

2024-07-25 08:24:11

  7月22日,泽州县公安局召开半年工作推进会。深入贯彻省、市公安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查找问题短板,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副县长、县公安局[详细]

2024-07-24 18:57:51

    2户“独角兽”企业、5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滇中硅谷”、全球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基[详细]

2024-07-24 08:14:08

  • 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4
  • 网站网址:www.tuiguang158.com
  • 内容合作:axlt6@qq.com
  • 声明:采集内容出问题请联系邮箱处理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