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奔涌的浪潮中,城乡关系正经历着如蝶变般的深刻重构。曾经被视作“远方”的乡村,如今已成为城市人心向往之的诗意栖居地,而城市与乡村创新要素的跨界融合,更成为激活这片土地的关键密码。
“当乡村遇见创新,沉睡的资源便能苏醒为共富的动能。而这场变革,恰与我们侨商‘以侨为桥、造福桑梓’的使命同频共振。”日前,在“侨助共富・乡野新机”甬江咖啡厅城乡融合主题沙龙上,宁波市侨商会会长薛惊理的话语掷地有声,揭开了这场城乡对话的序幕。
活动现场
“甬江咖啡厅”是甬江街道侨联依托珞桐艺术露营地的“侨界会客厅”这一独具侨味的特色平台,以“侨”为桥,以“情”为纽带,打造的一个集联络联谊、招商引智、文化传播于一体的侨界活力阵地,以咖啡为媒、项目为介,让四海侨胞们共享发展机遇,共绘乡村共富蓝图。
夏日傍晚,晚霞洒满甬江街道北郊片区的千亩稻田和百亩荷塘之上,许多游客在此赏荷、钓龙虾,游玩过后到巴蜀文化村来一桌鲜香麻辣的川菜,晚饭后步行两分钟到达人村开启凉爽夜游,这是许多游客的打卡路线。甬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立云,推介着当地的特色资源,介绍了甬江街道即将打造的另一个农旅融合文创村落,挖掘农文旅融合体的各种可能性。
最近周末,溯溪玩水成了亲子家庭的心头好,东钱湖畔的城杨村,此刻正被孩童们的嬉笑声、窑炉面包出炉时的麦香紧紧包裹。鄞州区城杨村乡村运营负责人朱金丹,当天带来了“小村落如何做出大 IP”的实战分享。“夜溪音乐会”“美食共富市集”“窑炉面包”……城杨村的各类文旅项目火爆出圈。从闲置农房改造时对一砖一瓦的精心考量,到研学课程设计中对乡土文化的深度挖掘,每个细节都藏着对乡村的热爱与专业,这正是“乡村 CEO”的独特价值。
活动现场
在宁波,这样的城乡融合故事正遍地开花。江北区慈城镇的毛岙村青山如黛,精品民宿错落其间,将城市人的“诗和远方”与乡村的“绿水青山”编织成一幅和谐画卷;宁波甬江TOD体育公园地铁口的珞桐艺术露营地里,星空帐篷总是一房难求,负责人王冰在分享“城乡融合项目从0到1的落地逻辑”时坦言,这些实践共同勾勒出“乡村资源+企业资本+创新业态”的可持续合作模式。而这场“政-企-村”对话沙龙,正像一个“灵感孵化器”,不断碰撞出跨界合作的火花,推动一个个项目从构想变为现实,让“侨助共富”真正落地生根。
宁波侨商素来怀揣着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近年来,宁波市侨商会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在“侨助共富”的道路上探索出一条又一条创新路径:“百侨帮百村”行动中,他们牵线奉化陶坑村,以“侨商出资+集体出地+农户出力”的模式,建起了生态农场、云种水稻基地与白芍种植园,让这个曾经偏远的小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一举突破130万元;“侨爱基金”的暖流更是跨越千里,在贵州贞丰的山坡上种出了香甜的百香果,在吉林延边的黑土地上推动“共享稻田”,累计投入的帮扶资金已超230万元。正如业内人士所言:“乡村从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新经济的蓝海;侨商也不仅是投资者,更是乡村价值的发现者与重塑者。”
在随后的“创新工坊”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侨企资金+乡村文旅”“文创IP赋能农产品”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要让艺术资源像溪水一样流进乡村,激活每一寸土地的灵气”“整合侨企资源得像串珠子,循序渐进才能串出精品”“小红书、抖音这些年轻人爱逛的平台,得成为乡村推广的主阵地”……宁波市侨商会监事长傅旭敏、名誉会长兼执行会长朱海宏、常务副会长龚利红、副会长陈辉等侨企代表们抛出以资本撬动闲置农房改造、研学旅游开发等新点子;乡村负责人则期盼着引入城市的流量与品牌资源,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活动现场
从“侨企资金+乡村文旅”的创新模式,到“文创赋能农产品”的具体路径,这些在沙龙中碰撞出的智慧火花,正汇聚成推动城乡共富的燎原之势。活动现场,甬江街道侨联还与浙江金道(宁波)律师事务所签约建立了侨法服务站,将为侨界群众提供及时、周到、专业的法律服务,保障侨界群众合法权益,也将进一步凝聚侨心侨力,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阅读
2025-07-24 11:39:15
2025-07-24 11:29:43
2025-05-02 10:48:18
2025-05-02 10:46:51
2025-05-02 10:46:13
2025-05-02 10:45:39
2025-05-02 10:43:55
2025-05-02 10: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