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中的深海移动电视抓斗
入水静置5分钟,操作推进器,打开抓斗、合拢抓斗,打开照明灯、摄像灯……日前,在浙江瀚陆海底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总装基地试验水池,负责人闫红正和工作人员一起测试一款深海移动电视抓斗使用性能。“这款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深海抓斗,到这里检修保养以来,今天已经是第5次压力测试,试验数据显示,符合设计指标。”闫红介绍。
瀚陆海底系统,为我国海底科学奠基人金翔龙院士亲自命名、专业为深海6000m级矿产资源开发、海洋油气开发和海底环境立体监测提供装备的海洋高科技族群公司。去年经我县引进以及市县两级战略投资,今年成功创建宁波市级院士工作站。目前公司旗下拥有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浙江省科技中小型企业。
位于大徐镇智能小微企业集聚区的瀚陆海底系统总装基地,类似带生产功能的汽车4S店,主要为深海重载ROV、深海移动电视抓斗系统、深海移动作业平台等海工装备,提供总装总调和售后服务。这些海工装备一般一年保养一次,一次检修保养快则一两个月,慢则三五个月。同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总装调试其他海工装备产品,确保以高性能装备和系统化方案探索海洋奥秘。
有别于陆地勘测,深海作业要直面强压、腐蚀、低温、黑暗等恶劣环境,对设备的耐腐性、抗压性、密封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海资源勘探与保护利用过程中,一台优质好用的“海底矿工”,是成功探测取样的关键一环。闫红也清晰地认识到,精准核对每一次陆上测试数据,都是对未来深海测试的有力保障。
“我们这台移动抓斗,只有2米见方,体重仅为2.5吨,但配备了4套大马力推进器以及液压站、控制箱等十余种专用部件。”闫红介绍,它是钛合金打造的周身,配备专用的地质探测、地球物理、深海光学、导航定位等系统,以及选用各类抗压耐腐传感元件,使得它在深海60兆帕的压力下作业,依旧能保持轻巧、灵活、可控。
公司总经理翁利春坦言,深海可移动水下机器人是他们公司的龙头产品,可用于深海地质取样、海洋勘探、救捞布放及海底地形扫描等工作。水下机器人可以搭载抓斗、箱式、多管、重力柱状、蛙式等多种取样工具,也可以配备液压剪、释放器、救捞钩等布放救捞工具。“比如打捞海里的‘黑匣子’,只要通过遥控操作推进器探测大概位置,随后用高速变焦相机和高流明LED照明灯锁定,再用抓斗取样器就可以把它打捞上来。”翁利春说。
深海作业装备准入门槛高、技术要求严,从事这一领域的公司屈指可数。在青年企业家翁利春眼中,广袤的海洋是神秘的,也处处蕴藏着机会。2013年他就开始从事深海探测取样装备研发、海洋科考航次海上技术保障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海洋工程施工、现场调查和设备开发经验。
浙江瀚陆海底系统聚焦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致力于打造优质好用的“海底矿工”,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目前,公司拥有授权专利41项,软件著作权39项;公司装备可在全球90%的深海海域作业,成为我国各类深海科考航次和重大工程的装备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记者 夏超明 楼李武 通讯员 胡晨)
相关阅读
2025-07-30 12:08:19
2025-07-30 12:07:40
2025-07-30 12:07:01
2025-07-30 12:06:09
2025-07-30 12:05:26
2025-07-30 12:04:37
2025-07-30 12:03:57
2025-07-30 12: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