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幸福村居民区,一场关乎居民日常出行的暖心变化悄然发生。曾经,每逢雨天,楼道口的积水问题就让居民颇为犯愁,老年群体出行更是步步谨慎。如今,经过改造的排水沟让路面变得平整干爽,居民出门无需再“趟水”——这一改变,仅用了一个多月,背后凝聚着居民区党组织的暖心服务。
党员主动传民声
在幸福村居民区第一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时,有党员反映“300号一楼楼道口排水不畅,雨天积水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安全”。作为民意收集的神经末梢,第一党支部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至居民区党总支。居民区随即组建由居委干部、党员骨干及楼组长等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对小区楼栋开展全面排查,并在雨天进行实地勘察。经走访发现,除幸福村300号楼道口外,291号、292号、293号、302号等4个楼道口均不同程度存在积水隐患。
专题议事定方案
居民区党总支迅速召开支委(扩大)会议,邀请总支委员、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和居民代表共同“议事”,将问题摆清楚、将思路理明白、将办法议出来。会上,大家围绕“积水成因、改造方式、资金来源、施工保障”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最终达成共识:申请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对5个积水点的排水沟进行改造。
实干攻坚消积水
方案既定,行动即达。居民区党总支主动对接联系施工单位,细化排水沟铺设、路面修整等改造细节;居委干部、楼组长及社区志愿者则上门告知改造计划,再次征求居民意见。施工期间,党组织始终将“便民”与“安全”放在首位:设置警示标识、安排专人值守,合理规划施工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随着最后一处楼道口改造完工,5个积水点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从党员反映问题到工程全部竣工,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务实的行动赢得了居民的一致认可。
接下来,幸福村居民区党总支将继续带领各支部充分发挥“一号听·支部听”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以“党建红”点亮“民生暖”,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
相关阅读
2025-09-24 09:07:30
2025-09-24 09:06:14
2025-09-24 09:05:46
2025-09-22 09:43:45
2025-09-22 09:42:48
2025-09-22 09:41:05
2025-09-22 09:40:38
2025-09-20 09: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