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余庆县人民法院深入落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聚焦市场主体执行合同痛点、难点、堵点,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创新打造了“1+5”服务营商环境品牌,努力为市场主体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切实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为优化营商环境,余庆县人民法院立足辖区经济发展大局,打造以严守“公正”、奉行“高效”、推行“便利”、坚持“规范”、落实“文明”为办案标准,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的“1+5”服务营商环境品牌。探索了一条对涉企、涉金融、涉重点工程等营商环境案件的绿色通道。“今年以来,我们接收网上立案申请1916件,立案法官在七日内审核率为100%。”余庆县人民法院立案庭书记员黄晶艺说。
针对涉营商环境案件,在诉前调解、审理、执行、回访等各环节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涉营商环境案件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判、优先执行,做到涉市场主体商事案件全流程加速办理,最大限度缩短市场主体执行合同周期,便利市场主体依法维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市场主体的诉讼体验和满意度。“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后,首先,我们有固定的人员对营商环境案件进行审查、立案,对案件的质量更加的精准、更加的高效;其次,我们开通网上立案之后,就减少了当事人到现场立案的等待时间。最后,我们在‘快’‘准’‘精’上体现了营商环境绿色通道的高效服务能力。”余庆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李虹杉表示。
2020年至2021年,梁某、万某某等20名农民工在牛某经营的鞋业加工厂做工期间,牛某总共拖欠20名农民工工资81463元,在2023年1月,经梁某、万某某等申请,法院向牛某下发支付令,支付令生效后,牛某并未履行支付义务。梁某、万某某等20名农民工分别向余庆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从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与企业健康发展出发,居中协调,按照“轻重缓急”针对性地提出执行建议,最终获得大家的认可,即牛某从企业流动资金中拿出41568元,先行支付给家庭较为困难的13名农民工,同时对另外7名农民工工资的支付也作出了书面保证。这既解决了农民工的燃眉之急,又保障了企业能够正常运行。
据统计,自余庆县人民法院“1+5”服务营商环境品牌建立以来,已通过该机制审查立案涉企商事案件617件,审结涉企商事案件523件,执结涉企商事案件344件,累计为企业执行到位3668.34万元。余庆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国友说:“从实行‘1+5’工作品牌以来,我院执行合同样本指标176个,实行阶段耗时41.3天,审理阶段耗时45.5天,总体耗时86.8天。一审案件判决发改率2.76%,在省评预考核区间内;生效案件发改率为零,长期案件形成比为零,一审服判息诉率94.82%,这些值都优于省市预考核区间值。”
下一步,余庆县人民法院将不断提升案件质效及日常审判业务工作中对市场主体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精准定位辖区企业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和法律风险,采取针对性司法服务保障措施,厚植营商环境的“法治沃土”,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接下来,我院将以‘1+5’营商环境工作品牌为着力点,聚焦营商环境中的热点、堵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在案件的立案、审理、执行中做到快立、快审、快执,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主体的满意度,为余庆营商环境工作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李国友表示。
相关阅读
2024-06-25 12:29:53
2024-01-25 13:45:08
2024-01-25 13:42:55
2024-01-25 13:41:19
2024-01-25 13:38:10
2024-01-25 13:34:26
2024-01-25 13:29:42
2024-01-25 13: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