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今,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花的芬芳,枝的绿意,叶的饱满。
眼下即便是酷寒料峭,又是北方,社区和公园的绿地,青草居然还是铺了一地。红日蓝天下,雪松、龙柏、冷杉收紧它们的针叶,笼着那团团的凝绿,更有一种庄严的肃穆,显示出冬天独有的刚毅刚烈之骨气。
“我们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让老百姓在宜居的环境中享受生活,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效益。”
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既有情感之动,也有理论之思。由是,引起了关于享受的话题。
二
实事求是地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曾有人莫名其妙地排斥“享受”,把“享受”当作贬义词,与剥削、占有、挥霍连在了一起,唯恐避之不及,谁追求享受,谁就会被认为是贪图安逸,要“存天理,灭人欲”。
现在看来,这样的理解未免偏颇、狭窄,不通情理。
三
其实,人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具有理性的自然存在物。人与其他一切自然存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够自觉劳动,有意识,会思考,不但改变世界,而且创造世界,并享受自己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把最广泛的生活资料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据此,把人的需要也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享受世界的统一。
从实践上看,我们的前辈奋起革命、斗争、牺牲,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目标。
2021年,农历辛丑牛年,又一个“历史时刻”,又一个“关键时间”。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共产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就要变为亿万老百姓共同享受的现实。
四
利己是人的本性,享受不是贪婪。人类的享受有一个显着特点,就是追求的无限性,即一个享受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享受。从这种意义上说,享受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倘若没有了享受,没有了满足享受的追求,就没有动力,没有希望,人类进化的脚步就会停滞不前。
所以说到底,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就是来创造生活和享受生活的。更何况,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懵里懵懂的,在人世间扛着吃穿二字走一遭,岂不冤枉。而且,享受从来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阶层的专利。认为只有资产阶级才会享受,才能享受,表面看来好像是在批判享乐主义,实则不但抬高了对手,也作践了自己。
相关阅读
2021-02-01 16:14:10
2021-02-01 16:13:26
2021-02-01 16:12:12
2021-02-01 16:11:27
2021-02-01 16:10:25
2021-02-01 16:09:32
2021-02-01 16:08:40
2021-02-01 16: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