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空山新雨的那个上午,站在重庆奉节县天坑地缝景区,我突然想到“发力”这两个字。
我知道奉节一直在发力,很多人都在用心思考如何把奉节打造成为更加知名的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我甚至能够清楚地听见他们内心的迫不及待,就像夔门北岸仿佛燃烧着的赤甲山,巍峨雄远,直向苍穹。
这样的回望,让我又想起曾跟当地一些部门讨论保护生态系统才是最大的发展理念等话题;谈关乎奉节发展方向的文化旅游、特色效益农业和生态工业的问题;谈用好生态和人文两个优势推进旅游提档升级的问题。
最近这一两年,给我印象极深的是奉节锁定“三峡之巅 诗·橙奉节”的核心品牌,响亮地提出了“发力宣传营销、重塑奉节形象”的发展战略。
让人赞叹的便是“发力”这两个字。
这两个字掷地有声,绝不含煳;这两个字浓墨重彩,坚定执着。
同时,我了解到一个创意细节,从中不难管窥奉节县为了发力宣传营销,可谓精雕细刻,功夫做到了家。
2019年春,“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同年4月18日,奉节以巧说“夔”字为宣传切入点,通过“夔之首”、“夔之巅”、“夔之魅”、“夔之慧”、“夔之魂”五大板块的精彩阐释,对奉节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特色风物等作了生动而别致的宣传推广,受到广泛关注。
三峡之巅既是奉节打出的一张文化牌,也是奉节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力点。我们由此把眼光展开,就会发现,每一个地方的发展方略虽各有不同,但能不能确立自己的文化发力点,关乎全局。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也是城市的名片,当我们深入提炼出地域文化特质时,其对应的,就是一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随,是一种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而今,越来越多的地方都在解读自己的历史渊源、文化脉络和发展空间,他们反复研判来自本土的文化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以全新的文化视野来赢得新的机遇和空间。
这些年,我和相关专家学者陆续走过不少区县,那些险峻的风光与古朴的民俗击穿了我们的内心,也带给我们深深的沉思。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叫打造,其实,打造是需要一手底牌的,哪怕只有一张也好,除了老祖宗的遗存,更重要的,就是你的眼神里面有没有找到发力点。
这番话我曾经在一些地方表达过,比如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专论《黄水可以更高》,就黄水的前世今生表达自己的点滴思考。黄水有今日盛况,在于黄水敢于站在生态旅游的高地来“广结善缘”,而其中的底牌就是明确发力点,敢于决策,敢于作为。
讲发力点,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人人都懂的名词。但只要去客观比较跟黄水区位条件大体相当的高山乡镇,看看他们现在的成长形态,我们就会对黄水竟然可以做到如今这般模样而肃然起敬。黄水已经从璞玉变成明珠,这是它发力的结果。所以,你必须寻找自己的前进方向。
还有武隆、永川、长寿、丰都、黔江、巫溪等区县,我所了解的发展进程,也是各具亮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到本地的传承与发展、规划与实施,关键还是要选准发力点。要有针对性地解读本地历史渊源、文化脉络和发展空间,深入辨识自己的文化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把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运用于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坚持多种推广形式组合,以全新文化视野助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重塑城市形象。
宝地从来都在,就看你识不识货,就看你敢不敢发力,振臂一唿,有所作为。
这就给人一种启示:以本地独有的文化标识来带动全域发展,将地方传统文化珍宝变现为一大批文化大项目,既是趋势,更是制高点。每一个地方,一般来说同理,既有自然资源又有人文资源,只要能够积极寻求文化的创新与拓展,激活城市记忆与典籍传说中的文化价值,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就有了发力点。
当然,发力并不是一发而收,而是须持续的、长期坚守的,这一点万万不可缺失。持续与坚守的发力,它代表气度和未来,一直走下去,才能够抵达巅峰。
相关阅读
2024-06-25 12:29:53
2024-01-25 13:45:08
2024-01-25 13:42:55
2024-01-25 13:41:19
2024-01-25 13:38:10
2024-01-25 13:34:26
2024-01-25 13:29:42
2024-01-25 13: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