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教训”:
就是无明与正见之间的距离,于两者间进行“较量、比对、辨识”。
就是由无明所驱动的“烦恼业行”,与正思惟所带动的“清净道行”之间的距离。
就是凡夫被无明包覆的“在缠真如”,与透过修持显发的“离垢清净真如”两者之间的距离。
..
“无始无明”并非指在好久好久以前,不知什么原因被虎姑婆一咬,就从清净变成杂染、就从圣人变成凡夫的不可考神话传说。而是指当下每一念间,一念迷就是无明,愚痴的我们既找不到原因,也不知他从何而来,没头没尾,但是却有他实际存在干扰着我们的影响力,所以说他是无始无明。
如果要说什么是"修行人"的分水岭,最实际的或许就是:
自己是不是有想要“改变自己、自我革命”?
是不是主动不需要人逼,在生活遇到的事情中愿意“时时学教训、记取教训”?
而不是一味任性、随顺无明作用力的驱动下,而造作种种让我们继续受到束缚不得自在的业行?...
..
简单的说,也就是:
自己到底有没有想要“改变自己”?
有没有打算接受圣言量、善知识所提供的建议,对自己这一个生命体进行“较量、比对、辨识”?...
虽然残忍、虽然过程一定会很痛苦、很折磨、很孤单,但是就像“捏面人”与“木雕佛像”的差别一样,经过一刀一刀把多余不需要的削掉,最后留下来的就是最真实别人夺不走的了。否则就如捏面人“拼拼凑凑、东黏西黏”那样,终究禁不起一场风雨的摧残、抵不过最终无常老病死苦的考验,虔心惭愧共勉之...
相关阅读
2024-06-25 12:29:53
2024-01-25 13:45:08
2024-01-25 13:42:55
2024-01-25 13:41:19
2024-01-25 13:38:10
2024-01-25 13:34:26
2024-01-25 13:29:42
2024-01-25 13:2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