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嫦娥五号研制团队有位”最美职工“!

来源:文汇
发布时间:2020-11-25 09:32:17

上海唯一!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昨日联合发布2020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来自上海的航天人王曙群光荣入选。

身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特级技师、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王曙群几乎一夜未眠——嫦娥五号于昨日凌晨成功发射,凝聚了所有航天人的心血。值得一提的是,嫦娥五号将利用轨道器上的对接与样品转移机构,把中国自己采集的月壤从上升器中转运到返回舱中。王曙群班组是参与研制生产嫦娥五号对接与样品转移机构的团队之一。

此前,王曙群带领团队所提供的对接机构已是战功赫赫: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到天舟,先后参与了7次飞行试验考核,圆满完成了13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在大家心目中,他已是对接机构中国制造的“代言人”。

大国工匠,在困难中不断圆梦

当我们一次次仰望火箭腾飞的壮丽,只有航天人自己知道,走过了怎样的历程。2011年11月3日,王曙群和团队在浩瀚宇宙书写了一个“中国传奇”: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太空之吻”。它标志着,继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后,我国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从接受研制任务到交会对接成功,王曙群带领团队花了整整16年。

将两个重达八吨、以高速飞行的金属舱体在“悄无声息”间“撮合”到一起,对接机构装置可谓居功至伟。厂房里排开一列对接机构,主体是直径1.5米左右的圆环,环上有100多个测量动作、位置、温度的传感器,近300个传递力的齿轮,700多个轴承组合,11000 多个紧固件和数以万计的导线、接插件、密封圈等材料。复杂是一方面,关键还要精准。对接装置上有4个插头,每个插头有50多个芯,一共200多个插孔,交会对接需要将200多个插孔准确并同步插入插座。

王曙群和团队反反复复地试验、调整,再试验、再调整。对接机构中的每一套单机经各项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总装,其中有十大类、31套单机需要经过37小时的连续热循环试验。为了保证试验的连续性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他们硬是不折不扣地连续做了31次37小时的试验。

质量是航天人的生命。航天人用一次比一次严格的执行力度,将质量至上的标准深入人心。对接锁系同步性装调质量,决定了航天员能否在太空生存以及安全返回地面,是交会对接任务的重中之重。

12把对接锁是对接机构中的关键部件,为保证对接、分离成功,不但相关各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也要“天衣无缝”,而且对接时必须保持平稳、牢固,不能剧烈晃动。因此,对接锁的锁钩必须实现同步锁紧、同步分离。

在装配过程中,王曙群经多次试验发现,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产生了严重偏差,而且这种偏差毫无规律可寻。从那天起,他便和这个问题较上了劲,走路时想、睡觉时想,有时在饭桌上还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划。通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摸索,他终于发现了症结:锁钩采用钢索传动在大载荷下钢索会变长、张力会下降,从而导致锁钩无法实现同步解锁。他马上提出了改变钢索旋向以及对钢索进行预拉伸处理的工艺方案,既能使柔性传动的对接锁系快速精准地调整到同步,也使同步稳定性从最初的3次提高至50次以上。

良师益友,敢把年轻职工“推”到最前线

航天,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这世界上“最高”的事业舞台。因为高科技,航天人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似乎总要比寻常人多一份高深莫测。

回想起19岁的那个夏天,王曙群庆幸当初的选择,技校毕业后进了新中华机器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前身),每天跟着师傅在钳工台上学习锯切、划线、錾削、锉削、钻削……这些技能都是生产精密仪器设备必不可少的手艺活。1995年,他在全厂技能比武大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出色的表现,让正在组建的对接机构产品的研制团队向他敞开了大门。在王曙群身上,体现了一种跨度——从一名扭螺丝的小技术工,到“大国工匠”,最终还是源于一句热爱。

随之纷至沓来的,是一个又一个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十大工人发明家、上海工匠……这几年,王曙群有了自己的技能大师工作室,但在他看来,不能把所谓的大师工作室当成“荣誉机构”,而是应该作为一个创新平台,引领同事和徒弟们共同前进。

在我国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后,王曙群所在班组接到了新的“指示”——迎接新的型号任务,开展月面巡视器的研制工作,也就是“玉兔”号月球车。月球车的对接任务之繁重,光靠王曙群一个人的力量显然不够,他大胆选用3名“90后”作为主操作。

在月球车试验阶段,要进行长达2个月、24小时不间断的模拟试验。他们并肩奋战,佩戴防尘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身穿防静电服,在篮球馆般大小的实验室里,在模拟火山灰堆积而成的沙坑、岩石等环境中,帮助月球车模拟了“月面”移动、爬坡、越碍、拍照、土样分析等多项试验内容。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将航天精神发扬光大。2019年1月3日,王曙群团队交付的月面巡视器“玉兔二号”顺利抵达月球背面,实现了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

如今,再有新的型号任务,王曙群会习惯性地把徒弟们往台前推,让他们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则在背后默默指点迷津。在嫦娥五号相关产品研制任务中,149厂以“特级技师+青年技能人员”的模式合力参与总装研制,让新生代技师的迅速成长。这些年,他推动成立了“火箭总体装配工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3年累计培养了42名高级工、17名技师,力争今年底实现班组高级技师比例突破50%。他告诉大家,随着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多,一定要做到“提升永无止境,质量无懈可击”,“以匠人之心,铸航天重器”。

作者:史博臻

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编辑:张懿

责任编辑:戎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近日,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致公党中央法治委员会顾问、《中国法治杂志社》社长、《中国廉政教育内参》主任、《中国法治内参》主任邱玉民[详细]

2024-06-25 12:29:53

     工业经济绘出昂扬曲线,广袤田畴刷新绿色底色,各族群众唱响团结欢歌;幸福账单增添民生暖色……回望2023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前行的道路步履铿锵,[详细]

2024-01-25 13:45:08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发展,我们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把滞销蔬菜加工成梅干菜,再把加工过程中排放的污水进行沉淀处理,用于非食用冰的生产。对生产过[详细]

2024-01-25 13:42:55

  1月20日,昭通市2024年重点水利项目开工仪式在昭阳区洒渔镇举行。  此次开工的36个重点水利项目涵盖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减灾、灌溉节水和供水、水生态保护治理等方面[详细]

2024-01-25 13:41:19

  岁首寒冬,泸水市六库街道丙舍坝“傈僳寨子”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内,蜿蜒的水泥路穿村而过,村口新建的服务中心宽敞靓丽,村前一垄垄的菜园、果树青翠叠绿,绿[详细]

2024-01-25 13:38:10

  2023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三支柱一标杆”主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详细]

2024-01-25 13:34:26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普洱市以“开局即开跑、起步即冲刺”的拼劲、闯劲、干劲,抢抓中老铁路通车运营和景迈山成功申遗重大机[详细]

2024-01-25 13:29:42

  日前,一场精彩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宣讲”在昆明开讲,来自昆明各县(市、区),市委和市级机关各部委办局等进行理论学习、开展分享交流;在云南民族[详细]

2024-01-25 13:25:38

  • 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4
  • 网站网址:www.tuiguang158.com
  • 内容合作:axlt6@qq.com
  • 声明:采集内容出问题请联系邮箱处理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