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
有惊无险的难忘经历
齐子林
凡是去过新西兰的人都众口一致地夸赞那里的自然风光美得让人窒息,大片的草场一眼望不到边,牛和羊非常随意地在草地上吃草,喝水,休息,无人看管,自由自在。原生态的高山,湖泊,森林,雪峰,天空蓝得出奇,是那种深蓝色的蓝,湖光山色,倒映成趣。四周人烟稀少,除了稀稀拉拉的一拨游人之外,几乎就没有人。人置身在那样的环境中,仿佛到了神仙世界。
2012年国庆小长假期间,儿子带着我们六个人去新西兰旅游,自由行。先是在北岛玩。然后坐飞机到南岛的基督城(现改名叫克赖斯特彻奇),借了一辆房车,正好可以坐七个人。我们都是第一次坐房车,感觉很新奇。可以在里面吃饭,上厕所,睡觉。俨然是一个活动的家,虽然是临时的,但样样齐备。晚上睡觉,三个人睡车头顶上,两个人睡车尾,两个人睡车中间。设计得很合理。
新西兰旅游业很发达。各地都有为房车配套服务的营地。里面提供充电,加水,充燃气,公共厨房,公共浴室,处理生活垃圾排泄物等设施,还有供儿童玩耍的各种游乐玩艺等。非常方便。收费也很合理。
房车体积较大,庞然大物,驾驶起来需要很熟练的技巧和经验。另外新西兰的交通规则是实行英式的靠左行驶的,与我们国内的靠右行驶正好相反,这也是一个难点。好在儿子经常出国,不是第一次开左行的车了。我们叮嘱他尽量开慢点,开稳点。
我们在克赖斯特彻奇市内玩了半天,市内有一座小海德公园,很大,很漂亮。又游玩了市区。
下午我们就离开该城,一路往南行驶。途中遇到美景就停下来,拍拍照,放松一下。很轻松。
大约在三点多钟时,在一个拐弯的下坡路段,齐枫觉得边上的风景很不错,他想让大家下来观赏风景,拍拍照,就把车驶离了公路,打算把车停在左侧的草地上。没想到刚下过雨,路侧的草地地基很软,经受不住房车的压力。眼看着车身往一边陷下去,越陷越深。整个车都斜下去,快要侧翻了。我们七个人赶快下车,防止被困在车内,危险。齐枫只穿了件汗衫,连外衣都没有来得及拿。外面很冷,赶紧给他加件衣服披上。这时我们都傻眼了。看着车陷的情况,没有外援根本无法摆脱困境。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十分荒凉。张颖连忙用手机拨打求援电话,用英语交流,告诉对方我们的位置和处境,恐怕一时半会儿也来不了救援车,只能耐心等待。
倒是路上不时有路过的车辆停下来,关心我们的情况。有不少车,因为没有救助的工具,或者本身车小,力量不够,只好摊摊手,表示帮不上忙,遗憾地走了。有一位中年男士,个子高高的,穿着工作服,开着一辆小型的客货两用车,非常热心,下来帮忙了。他尝试了各种办法,趴在地上,用铁锹铲掉软土,用绳子拽,试了几次都纹丝不动,无效。这时先后还来了几位过路的司机,出主意,表示关切。但都出不上力。
就在我们几乎绝望之时,来了一位老太太,她开了一辆红色的小轿车。来到我们的面前。她非常热心地和张颖、齐枫交流,大意是告诉我们别着急,她就住在前面不远的村子里,他们村里有一辆铲车,她打算立即去叫铲车司机把车开过来帮忙。这简直是太好了!眼看着天色渐渐地暗下去,我们担心在这荒郊野外怎么渡过?会越来越冷。出现了救星,希望。我们太感激这位热心的老太了。
果然过了大约二十多分钟,听到轰隆隆的响声,那辆红色的小车在前面引路,后面开来一辆铲车。只见红色的小车到了我们面前,并不停下,而是继续往前开,一直开到拐弯口才停下。原来老太很有心眼,她要在拐弯处站着,告诉过来的车,前面有情况,正在施救,请过路的车减速慢行,以免发生意外。她想得真周到。
这里在那位中年师傅的指挥和协助下,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他怕齐枫缺乏经验,又自告奋勇去驾驶房车,因为万一配合不好会发生翻车的事故。在铲车司机和这位热心的师傅的密切配合下,房车终于被拖出来了,安全的在硬地上着地了。我们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按照事先说好的,齐枫给铲车司机支付了费用。其余的人都分文不受。那位中年男士,出力最大,身上全是泥泞。他这时还顾不上休息,而是拿了把锹,把地上被破坏的草坪和泥土尽量铲平,拍平整,恢复原状。我被他这种尽善尽美的工作作风和环保理念深深地感动了。
我们向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深深地表示感谢。无法用任何语言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
新西兰的景美,人更美。他们的淳朴、善良、热心助人和不求报酬默默奉献的精神以及爱护自己国家的环保理念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全家人的记忆中。
相关阅读
2024-06-26 11:57:02
2024-01-24 12:34:39
2024-01-24 12:33:08
2024-01-24 12:31:00
2024-01-24 12:29:00
2024-01-24 12:27:26
2024-01-24 12:26:30
2024-01-24 12: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