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如果你正在想去上海哪儿玩,不妨考虑一下这4条公交线路。49路、94路、11路、911路……
沿途处处是惊喜,
享受悠闲时光。
详见↓
49路
49路公交线东北方向起自外滩的汉口路站,西南止于上海体育馆站,沿途要经过黄浦、静安、徐汇三个区,开过不少美丽的街道、弄堂和历史建筑。
外滩
外滩,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滩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上海的地标之一。与外滩隔江相对的浦东陆家嘴,有上海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常熟路
常熟路原名善钟路,为1901年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筑。1943年改名常熟路。常熟路沿路为住宅区,着名住宅有善钟路87号(王永泉、田汉),113弄善钟里、209号瑞华公寓等。曾经设有“善钟马房”。
华山路
华山路是条文化底蕴厚重的街道,自南京西路起到肇嘉浜路(徐家汇)的几千米中,连绵不断地排列着百年老建筑。从静安古寺到交通大学,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这些百年老建筑中,曾住过许多中外名人。弯曲的华山路见证了上海的发展与兴旺。
上海展览馆
上海展览馆建成于1955年,原名“中苏友好大厦”,是上海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也是50年代上海市建造的首座大型建筑,与北京展览馆一样同属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94路
94路贯穿普陀区、静安区、徐汇区,从上海中环经过长风公园、华东师大中北校区、静安寺、襄阳公园,贯穿繁华与幽静,一路经过了众多美丽且历史悠久的公园。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72年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80年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
静安寺
静安寺,又称静安古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早于上海建城。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寺内藏有八大山人名画、文征明真迹《琵琶行》行草长卷。静安区亦由静安寺而闻名于世。
长风公园
长风公园,始建于1957年4月,曾先后被称为沪西公园、碧萝湖公园,1959年国庆节建成正式开放,并更名为长风公园。长风公园占地面积36.4万平方米。长风公园是上海市大型的综合性山水公园,借鉴北京颐和园风格和苏州园林的造景手法,总体布局模拟自然,园景以湖为主,山水结合,主要景点是人工湖“银锄湖”,以及人造山“铁臂山”。
襄阳公园
襄阳公园,原址原是农田及墓地,其中有江阴颜料巨商薛葆城的墓园。1938年,法租界公董局购置的土地作为新建办公楼的地基。1940年6月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建办公楼之事被搁置。1941年公董局决定建成公园,专供法国儿童游玩,一度有儿童公园之称。由于国人的抗议,被迫于1942年1月30日对外开放,为纪念1939年在抗德战争中阵亡的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原外交官兰维纳,定名为兰维纳公园,又称杜美公园。1943年改名为泰山公园。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改名为林森公园。1950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改为襄阳公园。园内甬道宽阔、曲径回旋、"歪门邪道"与精巧的绿化布局构筑了一座别具特色的法式公园。
11路
11路是一条环线,从老西门出发,环绕豫园老城厢一周,再回到老西门。乘着走走停停的11路,沿着人民路、中华路绕老城厢一周,沿途所见,皆是古色古香的建筑。
豫园
豫园,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园侧有城隍庙及商店街等游客景点。
上海老街
走进上海老街,您仿佛回到了100年前上海的繁华集市。这条豫园商业旅游区内风格独具的,集旅游观光、购物消费、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特色街,历史上曾以庙前大街为名,汇集了一批上海最早的钱庄、金店、银楼、酒肆、茶馆、戏楼、商行,一直是连接十六铺(小东门)和城隍庙、豫园地区的人流走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沿街人文景观使其拥有丰富的商业文化底蕴。
老西门
老西门是一个上海地名。填浜筑路门废后,居民仍习称这一带为老西门 。1914年至1918年南与北两半城先后通行有轨电车,老西门交通地位日益重要,新建筑物不断兴建,如1914年建共和大戏院(今名中华剧场),各种商店也先后开办,有着名的大富贵酒楼、冠生园食品店、市八百货商店、全泰服装店等店铺,商品种类齐全,是原南市区一个较大的商业集中区。
911路
911路公交车的前身是双层巴士1路,于上世纪90年代开通,是上海最早从香港引入英国双层巴士的一批公交线路,曾是淮海路上的“载客大户”。
而随着上海交通的发展,911路的功能定位逐步由通勤车转变为观光车。2008年1月,911路敞篷双层巴士亮相,直到2018年元旦,这批老敞篷车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全新的911路双层巴士升级归来,新车最明显的变化是将老车的敞篷改为非敞篷,大幅提升了乘客坐车的舒适度及观光条件,可以领略一下魔都的海派风情。
淮海路
淮海路,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与南京路并肩齐名,如果说南京路是上海商业的象征,那么淮海路则更多得表现为一种品位、一种风格。
武康路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Route Ferguson),以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武康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2011年6月11日,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入选由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相关阅读
2024-06-26 11:57:02
2024-01-24 12:34:39
2024-01-24 12:33:08
2024-01-24 12:31:00
2024-01-24 12:29:00
2024-01-24 12:27:26
2024-01-24 12:26:30
2024-01-24 12: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