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

《印象》:《上海师傅》·留住手作记忆

来源:纪实人文频道
发布时间:2020-09-07 10:04:08

  “对话”:《上海师傅》·留住手作记忆

  竹编、木作、打铁、修补、叫卖,60 位上海师傅最后的手作记忆;

  竹篮、木桶、藤椅、兔子灯、蒲鞋,100 个物件速写上海日常风景。

  《上海师傅》是上海目前最为详尽的一册与日常传统手工相关的城市视觉读物,以口述记录、插画以及摄影的方式,记录了60 位分布在上海各个区、镇,至今还在继续工作着的手作师傅,从竹、木、草、铁、布,纸等不同材质的工艺,来呈现师傅们日常生活的样貌,以及工作经验中的智慧。

  《上海师傅》的作者周祺是一位80后设计师,她用八年的时间,探访这座城市里现存的手作师傅,从市区的杂货店,到小镇上的农具铺子,最后探寻到村子里师傅的家中,采访、摄影、画速写、拍视频,今年终于编写成书。

  周祺小时候住在上海的石库门弄堂里,从小跟着太奶奶一起学习怎么去称唿周围的上下邻居,管那些会跑到弄堂里面来修修补补,或者是卖一些日常用品,有手艺的人都叫师傅。小时候的记忆为她带来了寻访的最初动机,行走中的收获与快乐,更延续了她与传统手工艺亲密接触的独特缘分。

《上海师傅》封面

《上海师傅》内页

《上海师傅》手绘速写

  一个年轻人,工作日却走在田埂上,拍照,找人聊天,怎么想都有点违和感,但周祺不怕,郊区的阿婆阿公都很好相处,他们会非常热情地来打招唿,知道她的来意还会伸出援手,甚至驾车主动带她到村子里的师傅家里。但有时也会碰到困难,第一位就是方言——崇明有崇明话,松江有松江话,嘉定有嘉定话,最难听懂的是奉贤话,为了采访一位奉贤师傅,周祺硬是找到了一个奉贤的朋友过去做“翻译”,师傅说的内容里还有很多专用名词,回头还要去查《上海话大词典》才能明白。

  第二个困难是和很“酷”的师傅打交道。因为交流的过程大都从陌生到熟悉,因此很多师傅一开始都会拒绝采访拍摄,或者沉迷于手作过程,完全不搭理人,这种时候周祺只能默默等待,或者安静地坐在旁边,给师傅画一个速写,同时也可以更仔细地观察师傅的工作状态。书里的大量速写图,都是她手绘的成果。

与崇明竹编师傅黄达明合影

采访襄阳南路南方日用品商店秦师傅

采访奉贤制鞋师傅杨慎喜

  采访了这么多手作师傅,能深切体会到师傅们对自家手艺的热情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些独特的上海本土手艺,更让周祺大开眼界——

  “在我去过的店里面有一个市区的店,还是有卖假领子的,那个老板会经常做一批假领子,因为他说需求还是有的,我说现在用假领子的人都是哪些呢?他说只要全球有华人,基本上他们都会认可这个产品,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节约领,我就问为什么叫节约领呢?师傅说因为它的面积非常小,很省布料,现在有些工种每天都要穿衬衫,但是像这么热的天,可能洗起来不是很方便,如果布料少的话,它又节约布料,洗起来又比较方便,就像洗块手帕一样,所以就叫节约领,这是一个非常有生活智慧的物品,现在目前在上海可能只有他这家店还是在卖。

  然后还有棕绷,我在市区碰到一个江西的师傅,他说北方不太适合用棕绷,因为它需要吸收水分,棕绷很透气,它松了之后,师傅还可以帮你再修,就是把它绷紧之后,你又可以用很久了。这种工艺现在可能已经变成奢侈品了,因为他单独做一个棕绷床,其实不比我们外面买一个席梦思要便宜。

  为了编写这本书,我基本上人都在郊区,经常听到一个词叫‘蒲鞋’,我就想这个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就没有看到过一个实物,现在也没有师傅在做,我好不容易找到浦东泥城,那里有一个草编师傅会做这个蒲鞋。蒲鞋其实是冬天用来保暖的一种鞋,它里面有草,但是更多的材料是芦花,就是芦苇的花,半开不开的时候,像棉絮一样,然后他就会把它编在草鞋里面,编到保暖鞋一样的高度,然后看上去就像一个现代的保暖鞋。我看着师傅编鞋子的时候,就觉得很神奇,这鞋子肉眼看就已经很保暖了,更不用说穿了。师傅说他其实现在只是做演示,现在已经没有专门的生产了。像这一类的手工艺,完全是一种情结,可能生活中的功能性已经越来越弱了,但是可能很多人喜欢它,就是因为有一种情结在。”

张乐华师傅在北京百货店

浦东白铁匠陈天星

青浦饭窠制作师傅沈木云

  “讲述”:阮继凯·滑稽界后期之秀

  上海说唱《金陵塔》是一部上海绕口令作品。上海绕口令有许多历史悠久,以塔为名的经典之作,如《金铃塔》《龙华塔》《玲珑塔》《金星塔》等等。它蕴含了海派文化内涵,成为一种专门的技巧或独立的段子群。如今,经过改编过的上海说唱《龙华塔》已成为上海滑稽剧团青年演员阮继凯的代表作品。他还能模仿“含灯大鼓”,练就一门咬着木板唱《龙华塔》的绝技。

  阮继凯从小长在石库门弄堂里,是看着《老娘舅》《新上海屋檐下》《红茶坊》等情景剧、滑稽戏长大的上海小囡。初中毕业前,阮继凯的妈妈在一张报纸中缝里看到上海滑稽剧团招生学员的信息,就来问儿子要不要去试试,没想到妈妈的这一问,彻底改变了阮继凯的一生。

  2015年,作为后起之秀的阮继凯和上海滑稽剧团的着名笑星钱程表演的独脚戏《滑稽京戏·追韩信》登上了央视元宵晚会的舞台。回来不久,阮继凯就拜在了钱程门下,成为钱程的开门弟子。历年来,阮继凯表演过独脚戏《滑稽京戏·追韩信》《成语新说》,上海说唱《龙华塔》《新风》,还先后参演过《毛里有病》《行善·缺德》《弄堂里向》等多部大型滑稽戏,展现了不俗的表演功底,也开始在圈内声名鹊起。

  滑稽戏、独脚戏都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在上海滑稽剧团,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故去和淡出舞台,能够挑起大梁的年轻一代演员已经凤毛麟角,部分艺术形式甚至濒临失传。90后的阮继凯,责无旁贷地担起了传承与发展的重担,他想在传统曲艺与网络时代之间架一座桥梁,用自己的努力,让这门极具烟火气的表演艺术继续绵延、铺展。

  “搜客”

  本周文化热搜:“八佰荣光”践行四行精神主题活动

践行四行精神

  本周文化热搜:“回到民谣”文化广场双场音乐会

文化广场双场音乐会

  本周文化热搜:西岸美术馆“静默长假”艺术展

“静默长假”艺术展

  《印象》每周日19点在纪实人文频道播出。栏目以20至45岁对文化艺术领域感兴趣、或有一定了解的中青年人士为目标受众,聚焦长三角地区的各类文化活动、文化人物、文化现象。

  栏目分为“对话”、“讲述”、“搜客”三大板块,分别对应嘉宾访谈、人物专题片、文化艺术短视频三种样态。抽屉式的编排方式赋予节目弹性的制作空间,也为观众带来了节奏明快的观赏体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高考结束后,美丽的天津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站在宽阔的马路上,刘广成茫然不知所措。他的内心比炎热的天气显得还要焦躁。  前期投资的几百万元已经打了水漂,[详细]

2024-06-26 11:57:02

  2024年上海两会拉开了帷幕。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向两会开幕致以热烈的祝贺。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详细]

2024-01-24 12:34:39

  新春佳节临近,上海口岸出口进口都忙。生腌熟醉、鼎丰腐乳、糕团点心等上海特色美食又开始热销海外。与此同时,肯尼亚玫瑰、荷兰郁金香等鲜切花密集进港,成为[详细]

2024-01-24 12:33:08

  上课间隙,一只怀了孕的鬃狮蜥安静地趴在授课老师身上,一双双童稚的眼睛好奇地盯着它,不时有人伸手上来抚摸。这只蜥蜴是《陆生动植物及自然探索》课的&ldquo[详细]

2024-01-24 12:31:00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发布。  根据龚正市长1月23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上海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详细]

2024-01-24 12:29:00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万元……”昨天下午,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龚正[详细]

2024-01-24 12:27:26

  昨天,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市政协主席胡文容出席。  会议审议了政协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离任名单(草案)、[详细]

2024-01-24 12:26:30

  昨天,2024上海空间信息大会开幕,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10余名院士与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北斗产业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展开研讨,为上海更[详细]

2024-01-24 12:24:01

  • 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4
  • 网站网址:www.tuiguang158.com
  • 内容合作:axlt6@qq.com
  • 声明:采集内容出问题请联系邮箱处理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