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

第五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昨落幕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19-12-06 10:02:05

长江剧场“红匣子”“黑匣子”两个剧场昨晚均告客满,黄梅戏《薛郎归》与昆剧《桃花人面》两部作品分别在此上演。两部作品的落幕也宣告着为期七天的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暨第五届“戏曲·唿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以下简称“小戏节”)展演圆满结束。

在这片舞台,最难得是热忱,无论是对于经典文本的当代演绎,还是一人挑战演绎多个剧种,其展现的都是戏曲人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道路上的阶段性思考探索。诚然,有稀有小剧种带来的惊喜与感动,就有新创作品的青涩与不完满。不过,正是在为此求索而完善的过程中,跳跃闪动着戏曲“在路上”最鲜活的姿态。全方位扶持戏曲人在小剧场的探索

近些年,随着戏曲市场的复苏,各地先后出现各种针对戏曲小制作、小作品的展演平台。作为其中的“探路者”之一,小戏节从展演作品数量上看不是最多、辐射观众面不是最广,有时候一场演出甚至只能容纳百名观众,但其凭借着戏曲小剧场创作课题的日益聚焦、所吸引到观众的专业性高端性,成为更具有行业引领性的演艺品牌。仅以本届小戏节为例,前期申报剧目共有37台,经过专家遴选,最终只有9部入围演出——其评价的标准无关剧种大小、演员名气,而是更看重有没有体现出小剧场戏曲创新发展这一核心。

即便如此,全国各地院团仍然响应积极,一来再来。这是因为,小戏节有着相对完整的、符合市场规律的推广宣传与专业反馈机制。首先长江剧场改造之初就为“小剧场戏曲”的创新配备最先进的硬件设施。不必说“红匣子”舞台与观众不足一米的观演距离对演员细腻表演的考验;“黑匣子”环绕式的幕墙与T字舞台更是为在此上演的剧目奠定“实验”底色。这才有了去年《再生·缘》演员与观众混在一起不设舞台观众席的先锋,有了今年《回身》以“独角戏”形态面对观众的高度聚焦。

同时,小戏节的受众力量不容小觑。不过一两百人观众席,不仅藏着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年轻戏迷、各领域专家学者,邂逅跨界名角名家、剧场掌门人也不是难事。一出戏好不好,第二天演艺界的“朋友圈”就有反馈。而在演出后台,往往下一轮的演出邀约、创作意向已经有了眉目。近年来,每届展演结束后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与本报联合主办的专题研讨会,则为展演作品汇集全国专家学者集中“会诊”,关于小剧场戏曲的未来走向,在你来我往的激辩中越发清晰。

因而,继去年带来黄梅戏《玉天仙》之后,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又携新作《薛郎归》再度亮相今年的小戏节。有意思的是这两部作品的编剧余青峰与屈瞾洁是“夫妻档”。正是在小戏节这个平台,让剧团与青年主创尝到了“小剧场”创作过程的酣畅与市场反馈的热烈。余青峰干脆成立了一个创作工作室,专门从事小剧场戏曲的创作。

在采访中,各地院团不约而同提到了小剧场戏曲巡演的便利性。台前幕后演职员不到三十人的团队,比起动辄百人的大戏演出规模可谓是轻装简行。多剧种《四美离歌》的主演李丹瑜告诉记者,该剧最初是为云南省昆明市的莲花池庭院“定制”创作,而在此后一年间的巡演中,主创则会根据演出地进行调整与创新。“零距离”让名家新秀再次点燃创作热情

在小戏节,最直观感受到的,是戏曲人对于创新的热情。小剧场戏曲所带来的新鲜感与挑战性,不仅让青年主创想象力自由驰骋;令已经成名成家的剧种代表人物,仍愿意走出镜框式舞台的舒适圈,敢于自我挑战,来小剧场“零距离”会一会观众。绍剧《灿烂八戒》的几位主演个个都是“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的名角,开演前半小时就有戏迷举着手牌来“应援”。可进入小剧场,见多识广的名角也有点“傻眼”——从声音的大小到表演的尺度,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

正因如此,戏曲人更是严阵以待。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团长吴晶晶告诉记者,此次参演的高甲戏《阿搭嫂》已经演出14年,此前曾在多个展演平台亮相。在不断打磨修改中,该剧已有过八个版本。尤其是今年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阿搭嫂》更是推出高甲戏、客家戏和歌仔戏三种剧种、三种曲腔、三组主演接力演出的版本,已然成为剧团的保留作品之一。不过,时隔半年再次亮相小戏节,他们没有偷懒照搬过去的任何一版,而是从剧本浓缩、舞美制作、曲牌选择开始,一一梳理调整,甚至重新制作,这才有了以银色钢管勾勒出的闽南屋檐布景——既符合戏曲写意的审美,又凸显小剧场的极简风格。而演员在表演中也只保留了大舞台的六成“功力”。从前在大剧场,这出喜剧的主演肢体表情都极尽夸张之能事,而到了“红匣子”,“零距离”的观演则需要相应收敛。一放一收之间,重新审视的不仅是表演方法更是对戏曲走向更多未知空间的思考。“今年演过‘红匣子’,希望明年争取把我们人偶同台的作品《偶们》带进‘黑匣子’!”刚回到厦门两天,吴晶晶已经在为明年参演小戏节跃跃欲试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高考结束后,美丽的天津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站在宽阔的马路上,刘广成茫然不知所措。他的内心比炎热的天气显得还要焦躁。  前期投资的几百万元已经打了水漂,[详细]

2024-06-26 11:57:02

  2024年上海两会拉开了帷幕。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向两会开幕致以热烈的祝贺。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详细]

2024-01-24 12:34:39

  新春佳节临近,上海口岸出口进口都忙。生腌熟醉、鼎丰腐乳、糕团点心等上海特色美食又开始热销海外。与此同时,肯尼亚玫瑰、荷兰郁金香等鲜切花密集进港,成为[详细]

2024-01-24 12:33:08

  上课间隙,一只怀了孕的鬃狮蜥安静地趴在授课老师身上,一双双童稚的眼睛好奇地盯着它,不时有人伸手上来抚摸。这只蜥蜴是《陆生动植物及自然探索》课的&ldquo[详细]

2024-01-24 12:31:00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发布。  根据龚正市长1月23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上海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详细]

2024-01-24 12:29:00

  “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万元……”昨天下午,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龚正[详细]

2024-01-24 12:27:26

  昨天,市政协举行十四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市政协主席胡文容出席。  会议审议了政协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离任名单(草案)、[详细]

2024-01-24 12:26:30

  昨天,2024上海空间信息大会开幕,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10余名院士与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北斗产业技术创新高质量发展”展开研讨,为上海更[详细]

2024-01-24 12:24:01

  • 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4
  • 网站网址:www.tuiguang158.com
  • 内容合作:axlt6@qq.com
  • 声明:采集内容出问题请联系邮箱处理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