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师节,江北区实验小学里,涌现了一幅幅色彩鲜活的画作——那是孩子们亲手绘制的“教师全家福”。
画里有总带着微笑的班主任、握着画笔示范的美术老师、体育课上陪大家奔跑的体育老师……每一笔线条都藏着童真,每一抹色彩都裹着心意,让这个教师节充满真诚与温暖。
师生与画作合影
这份特别的祝福,并非临时起意。上周,学校发布教师节“手绘教师全家福”倡议后,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美术课上,他们围着老师悄悄观察细节,认真记下“老师喜欢穿蓝色上衣”;周末在家,他们趴在书桌前,一边回忆和老师的小故事,一边慢慢下笔——有的孩子为画里的老师添上“会发光的翅膀”,因为觉得“老师就像天使一样保护我们”;有的孩子在老师身边画满小星星,因为“老师讲课的时候,眼睛里有光”。
学生作品
“我画了我们班所有老师!”三年级的小宇举着画介绍,“我特意把数学老师的眼镜画得圆圆的,因为他总戴着眼镜给我们讲题;还在体育老师手里画了一个哨子,他每次吹哨都特别有精神!”孩子的用心投入,让每幅画都成了“用心打磨的礼物”。
当孩子们把“教师全家福”送到老师手中时,校园里满是双向的感动。“快看!这是我,你看我手里还拿着作业本呢!”“哇,咱们班孩子把张老师的卷发画得太像了!”老师们围在一起,对着画里的自己和同事细细端详,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有的老师拿出手机,把画拍下来发给家人:“你看,这是孩子们画的我,比我自己拍的照片还好看!”
学生作品
“看到画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了。”一位教龄10年的老师眼眶微红,“这份‘不完美但真诚’的心意,比任何现成礼物都珍贵。”握着画的瞬间,老师们也明显感觉到,和孩子的距离更近了——下课后,常有孩子跑到老师身边问:“老师,你喜欢我画的你吗?”“老师,下次我还能给你画画吗?”
而孩子们收获的,是满满的成就感与喜悦。“老师收到画的时候,笑得特别开心,还摸了我的头说‘谢谢’!”五年级的小欣蹦蹦跳跳地说,“画画的时候,我想起老师总帮我检查作业,还陪我练朗诵,就觉得老师特别辛苦。现在看到老师喜欢,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超有意义的事!”还有孩子在画的背面写下小字:“老师,您辛苦了,我会好好听话,不让您操心。”稚嫩的字迹,藏着最纯粹的感恩。
学生作品
“我们不想让教师节变成‘标准化礼物’的传递,而是希望孩子真正成为表达的主角。”谈及活动设计初衷,唐军老师这样表示。在教育者眼中,任课教师是孩子校园里的“第二家人”:语文老师教他们读懂文字里的温度,数学老师帮他们解开难题时的困惑,音乐老师带他们感受旋律的美好……这些朝夕相伴的身影,共同构成了孩子成长里的温暖底色。
让孩子用画笔勾勒“教师全家福”,正是为了让他们主动去观察、去回忆:“班主任老师总把头发扎成低马尾”“英语老师笑起来有两个小梨涡”……没有统一模板的创作,反而让每幅画都成了“独家记忆”。
学生作品
与此同时,“集体画像”的形式也藏着学校的教育心意。过去的教师节祝福,有时会聚焦于单个教师,但孩子的成长从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各科老师的协同配合,才撑起了完整的校园生活。“这也让‘教育是一群人的温暖同行’的理念,悄悄沁入大家心里。”唐军说。
这个教师节,江北区实验小学用一幅幅“全家福”,搭建起师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也用最纯真的笔触告诉每一位老师:你们在孩子笔下,真好看!
相关阅读
2025-09-12 09:36:24
2025-09-12 09:35:47
2025-09-12 09:35:11
2025-09-05 18:40:04
2025-09-04 10:32:00
2025-09-04 10:30:34
2025-09-04 09: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