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武宁景如画,今兮已是画中人。”近年来,武宁县充分发挥“风景独好”旅游名县优势,探索生态赋能文旅融合新路径,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实施生态文化践行两山理论、特色民宿助力乡村建设、农旅融合带动乡村旅游、创意设计激活乡村产业、数字营销推广乡村产品等一系列工程。大力推动文旅消费提质,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塑造文旅品牌新价值,成功打造文旅经济新增长点的“武宁样板”。
以绿兴业,以文传声,生态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武宁县区位优势明显,森林覆盖率高达76.54%,负氧离子含量达15万个/立方厘米,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I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超过95%。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集聚了大量优质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率先在全国探索建立林长制,开展生态旅游品牌创建,搭建生态权属交易平台,构建了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使生态旅游成为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坚持绿色发展,推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长水村人气最旺的“红豆饭庄”位于17棵千年红豆杉附近,饭庄经营者卢咸成夫妻俩在家中办起农家乐,集餐饮、住宿于一体,每天可接待游客数十人,成为呵护绿水青山的直接受益者。
在外创业的卢咸锋回乡开办民宿悦山居,成为长水村旅游康养产业中的一部分。他的民宿有21座小木屋,所有木屋依树而建,根据树木之间的距离定制,没有砍山坡一棵树。“民宿绿化用本地麦冬代替草皮,用鸢尾草做装饰,我们吃的就是生态饭,更要守好这片绿。”卢咸锋说,民宿年接待游客6万余人,收入700万元,吸纳村民68人就业,还帮助村民卖土特产年增收30余万元。
以体促旅,以旅兴文,蹚出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我们在深耕优势文化资源同旅游融合发展的同时,还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打响‘武宁网球’品牌,丰富文旅新业态新体验,激发文旅融合‘宁聚力’。”据武宁县文广新旅局负责人介绍,通过承办2023年江西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环鄱阳湖自行车精英赛、千人马拉松、门球锦标赛等系列赛事,全力推动“体育+旅游”发展模式。如今武宁凭借“文旅+体育”等模式,体育“吸睛”为文旅“引流”,让山水武宁赚“人气”得“财气”。
作为全国首批、江西唯一的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和江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武宁聚焦“健康、运动、休闲”三大主题,依托山水优势和“山水武宁”旅游品牌,借助承办各种体育赛事盛会,就本土旅游资源进行精彩推介,通过优惠措施、提升产品、推介文创、发放体旅消费劵等方式打开文旅“高质量”体验模式。将游客从观光者变为参与者,有效带动了旅游消费升级,让武宁成为远近闻名的“活力小城”。
以文塑城,以文惠民,艺术活化谱写振兴新篇章
“喊山的歌而(哎),呦吙吙呦嘿。”您现在听到的这首曲调丰富,声音高昂激越的歌曲便是武宁的打鼓歌。武宁素有“打鼓歌之乡”的美誉,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的武宁打鼓歌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极为少见的民间艺术瑰宝,在当地流传了三百多年。武宁县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实施非遗活化带动乡村振兴等系列工作。在九岭山深处的新宁镇石坪村,乡村两级依托本土非遗、传统文化资源,打造非遗研学基地,邀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项目传承人卢治胜老师入驻,开发“生态+非遗研学”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研学观赏,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
8月25日,武宁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宁采茶戏再一次亮相央视戏曲频道。近年来,武宁非遗文化频频在央视专业频道“露脸”“发声”,极大地提升了知名度和影响力,不仅深得业内人士的点赞,还点燃了非遗艺人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传承保护氛围。武宁县文广新旅局结合地方特色实际,以人民群众喜爱的武宁采茶戏为切入点,开展太婆会上唱武宁山歌、山水武宁非遗美食嘉年华、吉他艺术节等多形式文化惠民活动,让群众在切实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
相关阅读
2024-06-18 20:54:28
2024-06-06 13:37:13
2024-05-29 13:18:35
2024-05-27 16:23:02
2024-05-22 13:41:46
2024-05-18 12:09:20
2024-04-13 15:22:33
2024-04-10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