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如东县海上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和如东县海上风电运维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联合对外通告,公布了如东县208个海上社会应急救助点及其分布概位图,这标志着如东利用海上风电桩打造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应急救助点正式启用,有力提升了海上安全应急保障能力。
据悉,海上风电场企业自备的应急救助点一般设置在室内,主要供风电运维作业人员应急使用。海上社会应急救助点设置在室外,救助点合适区域放置了防水防潮的橙色应急救助箱,箱内配备一定数量的救助用品、急救药物和生活用品等18类物资。社会应急救助点可及时为遇险人员提供救助条件,大大增加遇险人员自救和求救机会。海上社会应急救助点设置在风电企业的部分风机、升压站和换流站,应急救助标识张贴在风机塔筒上,为直径60厘米圆形且带3M反光膜,红色外圈代表救生圈,内中留白处表示风机叶片和塔筒,中部蓝色SOS表示代表救助信号,标识醒目、易于辨别,仅供周边养殖渔民和附近遇险人员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目前,如东全县已建成海上风电场20座,包括1439台风机、19座海上升压站和1座换流站,参与风电运维作业的船舶达132艘,平均每天出海运维船舶80艘、人员850人,对海上风电场及附近海域的应急救援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此,南通海事部门主动作为、创新研究,制定出台了《南通沿海风电桩海上应急救助点设计方案》,统一应急救助标识牌、点位设置要求、救助包标准配置和使用流程图,指导风电企业利用海上风机、升压站和换流站设置1459个企业自备应急救助点和208个社会公益性质的应急救助点,基本覆盖了如东海上风电场全域。
下一步,南通海事局将督促风电企业做好应急救助点的定期更新维护,并对海上风电场应急救助点设置情况及其效果开展后评估。同时,还将开展挖掘提炼,向南通沿海在建和拟建涉水工程进行推广,全力打造海上固定、流动或临时的应急救助点和避难所,为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安全应急保障。
相关阅读
2024-06-18 20:54:28
2024-06-06 13:37:13
2024-05-29 13:18:35
2024-05-27 16:23:02
2024-05-22 13:41:46
2024-05-18 12:09:20
2024-04-13 15:22:33
2024-04-10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