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河北各地多措并举推进春季农业生产

来源:河北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3-21 07:43:02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春管正当时。

  农民辛勤耕耘,农机纵横驰骋……当前,河北各地趁晴好、抓田管,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一幅“人勤春早”的画卷正在燕赵大地徐徐展开。

  技术跟得上——农民挑上“金扁担”,科技支撑粮食生产

  3月13日,赵县姚家庄村。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十余台自走式打药机往返麦田间,所经之处,雾化农药均匀地喷洒在麦苗上。

  “自走式打药机不仅作业速度快,喷洒均匀,还降低了喷洒农药的成本,提高了农药利用率。”赵县光辉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风娟告诉记者,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及大型打药机、移动绞盘式喷灌机等装备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农忙”变得不再忙碌。

  “你看,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成了种地的好帮手。”在合作社大院里,一排排现代化的农机具引人注目。姚风娟说,合作社拥有农机具150余台(套),不仅能侍弄好自家的3000多亩地,还托管土地1.8万余亩,耕、种、管、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省力高效。

  农机升级,“慧”种地、“云”耕地成为亮点。姚风娟介绍,合作社大力推广“农机装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建设小麦生产无人农场,通过耕整地、种植、植保、灌溉、收获等环节,推进农业机械化向智能化和无人化方向发展。

  “小麦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水,用手机就能搞定。”秦皇岛市抚宁区大所庄村种植大户方圆说,今年他种植了1000亩小麦,通过手机软件操作智能滴灌设备,能精准控制每口井的出水时间和出水量,满足不同长势小麦的浇灌需求。

  在春耕一线,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农民挑上了“金扁担”。从省农机局获悉,今年春耕春管期间,河北预计有120万台(套)各型拖拉机、耕整地机具、打药机等投入农业生产中,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月13日,宁晋县换马店镇东枣村的一片麦田里,科优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柳义龙沿着田垄边走边停,仔细查看着小麦苗情。

  “啥时候浇水、施肥、打药,技术人员都来地头指导,我们种地有专家做‘军师’,底气足得很。”柳义龙说,农技人员早就提醒今年苗情形势复杂,他提前备足农资机具,及时浇水、施肥,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搭好小麦丰产架子。

  农技推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连日来,宁晋县组织农技人员分区包片深入田间地头,看苗情、查墒情、送技术,一线指导农民科学精细抓好田间管理。

  “去年冬季偏冷,部分地块发生了冻害,但是冻害损伤的只是叶片,我们抢前抓早进行春管,目前受冻麦苗已经恢复正常生长,基本上不会影响粮食产量。”宁晋县农业农村局技术站站长吴立勇说。

  “三分种,七分管”,一项项农业技术让农民心里有了底。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针对今年小麦苗情复杂,后续可能发生春旱、倒春寒的实际,河北落实小麦精细精准科学管理措施,统筹137个县级粮食科技服务团、1766个乡镇粮食科技服务站、4.5万名村级科技专员,开展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活动,因时、因地、因苗提出具体技术指导建议,为夺取夏粮丰收提供有力支撑。

  保障更有力——精准施策稳收益,让农民种粮有赚头

  3月14日,在石家庄市栾城区绿农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植保无人机在离地约2米的低空进行飞防作业,向连片的小麦喷施叶面肥、除草剂。

  “咱要想方设法降成本提收益。”该合作社负责人格雪梅告诉记者,他们今年种了905亩小麦,除草用上植保无人机,一天就搞定,肥药洒得匀,还省钱。浇水使用喷灌和滴灌设备,水费、电费都能省不少。品种是优质强筋小麦“师栾02-1”,价格还能比普通小麦市场价再高些。

  “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技术指导跟得上,小麦长势不错,稳产量有底气。”格雪梅欣喜地说,“今年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我们种粮的积极性更足了。”

  稳定粮食生产,要让农民种粮有赚头。“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种粮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政策”“在全部产粮大县推行小麦、玉米、稻谷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强调,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保障机制,继续在强农惠农政策上发力,再次给种粮农民吃下“定心丸”。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河北将统筹用好中央和省级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农业生产救灾、产粮大县奖励等资金,重点开展小麦技术集成推广和“一喷三防”作业补贴。

  稳定粮食生产,需要加强抵御农业自然风险的能力。在成安县向红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高标准农田里,阡陌纵横,田畴整齐,指针式、移动式大型节水喷灌设备正在对小麦进行喷灌作业。

  站在田间地头,该合作社负责人曹巴特感慨,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不仅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还能节约农业生产成本。“灌溉方便又及时,有点旱情咱也不怕了。”曹巴特说,通过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每亩地每年可以节水40立方米左右。

  次田变良田、劣地变沃土。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23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7.8%。今年,河北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22万亩,做到高产稳产、旱涝保收。

  抓好春耕春管,充足的农资供应至关重要。河北充分发挥省、市、县农资保供专班作用,及时提供农资供需信息,加大产销对接力度,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放心药”。据农情调度,全省春耕春管期间,粮油作物预计化肥总需求324万吨、种子总需求34.2万吨、农药总需求1.16万吨。目前,农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能够满足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近日,《中国法治杂志社》为进一步提升全员专业水平,更好地履行法治宣传的使命,由致公党中央法治委员会顾问、《中国法治杂志社》社长、《中国廉政教育内参》主任、《[详细]

2024-06-18 20:54:28

  拥抱六月的热烈蒸腾,『汇景新城∙活力大市集』暨萌宠爪爪节在这个仲夏尽情盛放。人与自然,人与宠物,人与人联结的活力画卷正徐徐打开。  01  /萌宠欢聚/  [详细]

2024-06-06 13:37:13

  我们是运城运输公司家属院的群众代表,公司用地面积达80余亩,其中生活区约20余亩,厂区占地60余亩。生活区现有12栋5层楼,建于上世纪70年代,楼板结构,居民大多是企业[详细]

2024-05-29 13:18:35

  孙 世 山  中国当代艺术名家   孙世山,笔名石山,1972年出生于山东蓬莱。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神州翰林书画院院长。  1989年,孙世山拜乡贤聂治公为师[详细]

2024-05-27 16:23:02

  在浩瀚的文化星空中,每一位创作者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等待着被发掘、被点亮。然而,出版之路往往充满坎坷,让许多有志之士望而却步。如今,好消息传来——[详细]

2024-05-22 13:41:46

  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每一位作者都怀揣着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智慧传递给更多读者的梦想。而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机遇的时代,如何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成为读者心中的一[详细]

2024-05-18 12:09:20

  今年3月,在厦门一家名为悦享采儿(双子塔店)的采耳店内,司女士经历了一次令人难忘的采耳体验。   然而,这次体验却以意外告终。在采耳过程中,由于边上另一个技师[详细]

2024-04-13 15:22:33

  关于联合20省(市)硅酸盐学会共同举办“2024第十六届国内外水泥粉磨新技术交流大会暨展览会”的通知  随着水泥行业提前实现碳达峰,迎接碳中和为目标的时[详细]

2024-04-10 20:06:04

  • 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4
  • 网站网址:www.tuiguang158.com
  • 内容合作:axlt6@qq.com
  • 声明:采集内容出问题请联系邮箱处理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