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改革提速 208户国企入选“科改示范行动”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发布时间:2020-04-09 11:53:59

  科技型国企市场化改革吹响冲锋号。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简称“科改示范行动”)已启动实施,全国208户企业被初步确定纳入“科改示范行动”。目前,绝大部分入选企业的改革方案和合账已制定完成,正在履行备案程序。

  业内人士认为,系列改革“政策包”“工具箱”,以及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优先在科创板上市等利好,将有利于推动国有科技型企业实现科技突破,打造改革样板和标兵,打造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国有科技企业。

  用好政策 大胆创新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入选“科改示范行动”的国有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商业一类的科技型企业在开展股权多元化或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各类战略投资者释放更大股权比例,更好发挥各类战略投资者的积极股东作用,在“引资本”时,要按照“三因三宜三不”原则,综合考虑自身需要、业务发展和科研创新实际,积极引入协同性强,特别是有利于整合科研资源、搭建合作平合的战略投资者。

  在薪酬方面,对科技型企业的工资总额可以实行单列管理,不列入集团公司工资总额预算基数,不与集团公司经济效益指标挂钩。

  在中长期激励方面,科技型企业要用好用足现行的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以及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系列激励政策;可以结合国内外市场的有益实践,探索实施超额利润分享、虚拟股权、骨干员工跟投等激励方式。

  同时,要充分保障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大胆探索创新。对于富有开创性、探索性和失败风险较高的科研项目,要营造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对于程序合规的投资、混改、重组、资产交易等产生的正常损失,按商业原则公平判断是非,以较长周期客观综合评价功过,为敢于担当作为的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卸下“包袱”。

  补短板 谋突破

  机构人士认为,目前科技强国上升至国家战略,我国科技领域补短板强突破摆脱进口依赖已成国内共识,国有企业作为国内主要经济主体要发挥自主创新作用,通过打造百户科技型企业形成国有科技标杆企业,有利于带动国有企业整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对国内科技实现突破形成助力,对于科技型企业形成政策利好。科创板的设立,为国企在融资渠道、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等方面提供了新机遇,入围的国有科技型企业应紧紧把握住科创板新机遇、新特点,加速推进改革发展。

  “在当前疫情的背景下,国企改革进一步提速的趋势日益明显。”一位国资专家指出,“科改示范行动”有很强的导向意义,随着国企混改的深入,国企改革将越来越聚焦,预计后续将针对不同类型的国企出台有针对性的改革政策。科技型企业既要研究推动企业本级层面的改革,也要同步谋划推进各级所出资企业层面的改革;既要重视开展对各级经营管理者的“任期制、契约化”和“强激励、硬约束”,也要同步建立健全对普通员工的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做到“既改基层、又改中高层”。

  专家指出,“科改示范行动”强调各科技企业应当“用好用足各项激励政策”,深入学习研究激励政策、灵活运用激励工具、大胆设计激励方案,“多管齐下”,打出“组合拳”,真正实现激励人才、激活动力的预期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近期,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信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2023年成绩单。数据显示,2023年,招商信诺全年保险业务收入达346.45亿元,在2023年非上市寿险公司中[详细]

2024-02-27 10:36:23

  发行债券逐渐成为券商重要的“补血”渠道。1月份以来,券商发债进展不断更新,申万宏源等4家券商的百亿元级别债券注册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复,同时,多家券商已[详细]

2024-01-22 09:42:40

  近日,华福证券发布低度酒产业研究系列研报显示,当前我国预调酒(低度酒的主要品类)行业规模已达71.56亿元。而据其此前预计,2030年,预调酒行业规模至少可达168.5亿[详细]

2024-01-22 09:38:28

  中国证监会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当前市场关心的IPO监管、退市、减持、再融资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强化发行监管,严把IPO入口关,[详细]

2024-01-22 09:36:26

  开年以来,尽管A股市场持续震荡,但是机构投资者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热情不减。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1月21日记者发稿,2024年以来已有51家北交所公司受到机构调研。其中,[详细]

2024-01-22 09:32:47

  1月21日晚间,富国基金朱少醒、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中欧基金周蔚文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管产品披露了2023年四季报。  其中,富国天惠LOF、兴全[详细]

2024-01-22 09:29:26

  近期,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全部预增,且盈利规模均超1亿元。这批上市公司在市场开拓、降本增效、新产品研发及上市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高附[详细]

2024-01-22 09:27:11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详细]

2024-01-22 09:25:05

  • 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4
  • 网站网址:www.tuiguang158.com
  • 内容合作:axlt6@qq.com
  • 声明:采集内容出问题请联系邮箱处理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