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坚守币值稳定目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19-12-02 09:35:34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求是》上撰文指出,货币是金融体系的血液,我国货币政策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与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关乎大家手中的“票子”,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千招万招,管不住货币都是无用之招。”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无论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是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都要求我们坚守币值稳定目标,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易纲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央行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货币政策保持币值稳定这一本质属性,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与其他政策形成有效配合,取得了重要的规律性认识。

一是货币政策需要关注经济增长,又不能过度刺激经济增长;二是坚守币值稳定这个根本目标,同时中央银行也要强化金融稳定目标,把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更好地结合起来;三是货币政策不能单打独斗,需要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几家抬”形成合力。

易纲在文中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切实维护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就金融工作而言,就是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并把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为此,货币政策要找准时代使命、履行时代担当。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世界经济可能处在长期下行调整期的环境下,要做好“中长跑”的准备,尽量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以维护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是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货币政策而言,要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和结构调整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把握好总量政策的取向和力度。这就要求,货币政策始终保持松紧适度,加强预调微调,为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

三是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当前,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就是要着力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激励相容机制,抑制金融脱实向虚,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薄弱环节。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前期积累的风险难免会水落石出。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关键点上,中央银行要精准发力,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同时,要强化宏观审慎政策,压实各方面责任,共同发挥好在防控系统性风险中的支柱性作用。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去杠杆、防风险过程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受到的阶段性影响较大,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支持,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易纲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总量适度,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把握好总量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下一阶段,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条件与潜在产出和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实施好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松紧适度,继续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

二是精准滴灌,引导优化流动性和信贷结构,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下一阶段,要继续合理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根据需要创设和完善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补短板、强弱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三是协同发力,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把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护金融稳定更好地结合起来。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建立起宏观审慎管理的专职部门,正在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集团的宏观审慎管理,未来还将逐步拓展宏观审慎管理的覆盖面,完善宏观审慎管理的组织架构,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四是深化改革,强化市场化的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杠杆是市场化配置金融资源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管制利率逐步放开,有利于推动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为主逐步转型。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放得开”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形得成”和“调得了”。

五是促进内外均衡,完善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保持汇率弹性,并在市场出现顺周期苗头时实施必要的宏观审慎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易纲强调,中国经济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通货膨胀整体上也保持在较温和水平,加之我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应尽量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即使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向零利率方向趋近,我们也应坚持稳中求进、精准发力,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始终坚守好货币政策维护币值稳定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福祉的初心使命。同时,应主动作为,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健全金融宏观调控机制,更加重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优化结构、减税降费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供给体系、需求体系和金融体系相互支撑的三角框架,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近期,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信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2023年成绩单。数据显示,2023年,招商信诺全年保险业务收入达346.45亿元,在2023年非上市寿险公司中[详细]

2024-02-27 10:36:23

  发行债券逐渐成为券商重要的“补血”渠道。1月份以来,券商发债进展不断更新,申万宏源等4家券商的百亿元级别债券注册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复,同时,多家券商已[详细]

2024-01-22 09:42:40

  近日,华福证券发布低度酒产业研究系列研报显示,当前我国预调酒(低度酒的主要品类)行业规模已达71.56亿元。而据其此前预计,2030年,预调酒行业规模至少可达168.5亿[详细]

2024-01-22 09:38:28

  中国证监会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当前市场关心的IPO监管、退市、减持、再融资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强化发行监管,严把IPO入口关,[详细]

2024-01-22 09:36:26

  开年以来,尽管A股市场持续震荡,但是机构投资者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热情不减。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1月21日记者发稿,2024年以来已有51家北交所公司受到机构调研。其中,[详细]

2024-01-22 09:32:47

  1月21日晚间,富国基金朱少醒、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中欧基金周蔚文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管产品披露了2023年四季报。  其中,富国天惠LOF、兴全[详细]

2024-01-22 09:29:26

  近期,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全部预增,且盈利规模均超1亿元。这批上市公司在市场开拓、降本增效、新产品研发及上市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高附[详细]

2024-01-22 09:27:11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详细]

2024-01-22 09:25:05

  • 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4
  • 网站网址:www.tuiguang158.com
  • 内容合作:axlt6@qq.com
  • 声明:采集内容出问题请联系邮箱处理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