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破解金融普惠难题 银银平台助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布时间:2020-10-22 17:44:13

  我国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由于受到技术系统、人力资源、业务资质、辐射地域等方面的制约,往往难以满足当地居民、企业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需求。如何解决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成为破解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难题?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来到广西,见证兴业银行通过银银平台这一特色业务模式,将现代金融服务从一二线城市输送到边远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使金融服务欠发达地区的居民也能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

  “银银平台”助力村镇银行发展

  “随着我行不断发展,原有的核心系统已无法满足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桂林国民村镇银行行长倪建坤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16年,桂林国民村镇银行正式将系统委托兴业银行旗下子公司——兴业数金建设并托管。托管当年(即2016年)共发生交易758.7万笔,日均交易量2.1万笔;其中账务类交易144.6万笔,日均0.4万笔,不仅是系统交易处理能力的重大飞跃,带给客户直观的体验就是办理业务更方便、快捷。

  合作以来,兴业银行还为桂林国民村镇银行提供了核心业务系统、企业信贷系统、零售信贷系统、ATMP前置系统、金融IC卡系统等重要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服务,2016年、2017年、2018年核心系统可用性均为100%,核心系统交易成功率大于99.99%,事件解决率为100%。通过高起点高标准的信息系统建设和高效稳定的系统运行,全面提升了合作银行的金融信息化建设水平。

  得益于兴业银行科技方面的强大支持,桂林国民村镇银行业务发展步入快车道,截至2018年9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31.80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43.89%,贷款余额25.76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49.77%,资产规模升至35.07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41.53%。

  目前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在信贷产品开发、存款产品定制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2018年,桂林国民村镇银行先后推出“利随鑫”“惠民宝”等存款产品,其中“惠民宝”产品目前共发行十一期,得到了客户的普遍认可,经常是一抢而空,成为该行拓展核心负债的一大利器。而诸如便携式自助发卡机等个性化移动终端,更便利了该行深入偏远农村地区服务当地居民。

  据兴业银行银行合作中心运营管理板块负责人张咏波介绍,兴业银行的科技输出支持让合作银行在开业初期能够更加集中精力发展业务,节省了很大的业务系统开发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通过银银平台代理接入支付系统解决了村镇银行的支付“孤岛”难题,简化了星罗棋布的诸多小银行与人民银行逐一接入的过程,提高了效率。

  特色化的普惠金融样本

  中小银行受限于业务资格及资产管理能力,财富管理业务起步较晚、业务品种单一,无法满足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在广西南宁,记者看到通过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合作,兴业银行银银平台输送丰富的金融产品下乡,解决了当地居民“理财难”,有效提升了广西农信对个人客户的金融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了当地客户不断增长的理财需求。

  兴业银行南宁分行副行长赵锡建透露,目前兴业银行与广西农信通过理财门户、三方存管、代理接入跨境人民币清算系统等业务合作,为广西农信4800万客户提供理财投资、跨境支付等服务,累计实现金融产品销售400亿元。

  兴业银行是国内银银合作业务的倡导者,于2007年在行业内率先推出面向广大银行类金融机构的银银合作服务品牌“银银平台”,目前已发展成为兴业银行专业服务于中小金融机构的合作窗口,覆盖财富管理、科技输出管理、跨境金融等业务领域。数据显示,2018年10月末,银银平台签约法人机构达1409家,上线1105家,“钱大掌柜”理财门户合作银行已达398家;科技输出签约银行357家,累计实施上线219家,已成为国内合作机构最多、合作品种最为丰富、交易规模最大的同业合作平台。

  中国银行业协会宣传信息部主任姜涛表示,兴业银行银银平台助力中小金融机构突破瓶颈,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高质量金融服务,构建了开放银行平台、中小金融机构、商业生态间三方连接、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形成特色化的普惠金融典型样本。

  近年来,兴业银行银银平台围绕“一朵金融技术云+支付结算、财富管理、资产交易三大平台+银银平台国际版”发展战略,持续丰富与中小金融机构的合作内涵,突出交易化、综合化,不断创新和丰富特色产品,助力中小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与民生,提升普惠金融的有效性。未来,银银平台还将持续发挥广泛的中小金融机构客户基础和渠道优势,通过资源共享,开放交流,使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惠及更广泛人群。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近期,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信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2023年成绩单。数据显示,2023年,招商信诺全年保险业务收入达346.45亿元,在2023年非上市寿险公司中[详细]

2024-02-27 10:36:23

  发行债券逐渐成为券商重要的“补血”渠道。1月份以来,券商发债进展不断更新,申万宏源等4家券商的百亿元级别债券注册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复,同时,多家券商已[详细]

2024-01-22 09:42:40

  近日,华福证券发布低度酒产业研究系列研报显示,当前我国预调酒(低度酒的主要品类)行业规模已达71.56亿元。而据其此前预计,2030年,预调酒行业规模至少可达168.5亿[详细]

2024-01-22 09:38:28

  中国证监会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当前市场关心的IPO监管、退市、减持、再融资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强化发行监管,严把IPO入口关,[详细]

2024-01-22 09:36:26

  开年以来,尽管A股市场持续震荡,但是机构投资者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热情不减。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1月21日记者发稿,2024年以来已有51家北交所公司受到机构调研。其中,[详细]

2024-01-22 09:32:47

  1月21日晚间,富国基金朱少醒、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中欧基金周蔚文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管产品披露了2023年四季报。  其中,富国天惠LOF、兴全[详细]

2024-01-22 09:29:26

  近期,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全部预增,且盈利规模均超1亿元。这批上市公司在市场开拓、降本增效、新产品研发及上市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高附[详细]

2024-01-22 09:27:11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详细]

2024-01-22 09:25:05

  • 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4
  • 网站网址:www.tuiguang158.com
  • 内容合作:axlt6@qq.com
  • 声明:采集内容出问题请联系邮箱处理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