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服贸会“搭台” 外资金融机构纷纷赶来“唱戏”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2020-09-08 09:46:30

  我国金融业新一轮开放以来,已有42家外资金融机构和项目先后落地北京。在近日举行的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上,大和证券、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星展银行、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德意志银行、日本瑞穗银行、万事网联等40余家外资机构纷纷亮相。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表示,北京市将进一步强化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坚持开放合作,助力中国金融业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也将全力做好服务、搭好台子,力争成为机构境内外联动的纽带和抓手,力促全球服务贸易展现新活力。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亮相服贸会的多家外资机构,都曾经或正在积极融入中国金融业开放“浪潮”。比如,SWIFT、万事达、橡树资本,分别于近期在北京设立全资子公司或新设法人机构;英国保诚集团参与创建今年在北京落户的首家合资保险资管公司——中信保诚资产;线上参展的东京海上日动(中国)则是首家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财险公司。

  外资金融机构的参展内容亮点颇多。SWIFT把全球支付创新、全球金融行业新标准ISO20022、Sibos 2020等新型服务带到了展会上。星展银行在展会上推介了一系列数字化解决方案,旨在帮助企业和个人客户更高效、更安心地办理业务。

  不少外资机构看到了中国市场蕴含的机遇。瑞银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及财富基础的扩大,瑞银看到了在中国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巨大潜力。”据悉,瑞银在中国已拥有银行和证券两个财富管理平台。

  中国金融业的制度性系统性开放,为外资机构提供了发展平台。在近日举行的“2020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在今年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中,金融业准入的负面清单已经正式清零。

  北京市金融局副局长王颖表示,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拓宽了我国老百姓投资理财的渠道,同时激发了中国资管行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外资机构进入中国,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我相信中国资管机构会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投研能力、风控机制、服务能力等。”

  自2018年起,我国开始大幅放宽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市场准入,外资金融机构纷至沓来。

  “去年9月,大和证券集团向中国证监会正式提交设立由大和控股的合资证券公司的申请。我们非常荣幸,今年8月获批筹建,成为首家落户北京的新设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大和证券中国委员会副主席耿欣表示。

  除在北京新设外资控股券商外,自2018年以来,瑞银证券、瑞信方正证券、高盛高华证券这3家注册地在北京的合资券商,先后获得证监会核准变更控股股东,外资企业增持股权比例至51%;迈凯希金融公司、韩国投资证券、日本日兴证券先后设立北京代表处,外资证券公司类代表处呈现放量增长态势。

  如今,北京已形成多领域金融业开放高地。SWIFT在北京设有全资子公司,VISA、万事达两大银行卡组织也在北京新设了法人机构。标普、惠誉、穆迪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全球着名支付机构PayPal,全球最大征信机构之一益博瑞征信等也齐聚北京。高盛、东方汇理、德国安顾、贝恩资本等外资机构在北京也正马不停蹄地开展新一轮布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近期,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信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2023年成绩单。数据显示,2023年,招商信诺全年保险业务收入达346.45亿元,在2023年非上市寿险公司中[详细]

2024-02-27 10:36:23

  发行债券逐渐成为券商重要的“补血”渠道。1月份以来,券商发债进展不断更新,申万宏源等4家券商的百亿元级别债券注册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复,同时,多家券商已[详细]

2024-01-22 09:42:40

  近日,华福证券发布低度酒产业研究系列研报显示,当前我国预调酒(低度酒的主要品类)行业规模已达71.56亿元。而据其此前预计,2030年,预调酒行业规模至少可达168.5亿[详细]

2024-01-22 09:38:28

  中国证监会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当前市场关心的IPO监管、退市、减持、再融资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强化发行监管,严把IPO入口关,[详细]

2024-01-22 09:36:26

  开年以来,尽管A股市场持续震荡,但是机构投资者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热情不减。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1月21日记者发稿,2024年以来已有51家北交所公司受到机构调研。其中,[详细]

2024-01-22 09:32:47

  1月21日晚间,富国基金朱少醒、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中欧基金周蔚文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管产品披露了2023年四季报。  其中,富国天惠LOF、兴全[详细]

2024-01-22 09:29:26

  近期,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全部预增,且盈利规模均超1亿元。这批上市公司在市场开拓、降本增效、新产品研发及上市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高附[详细]

2024-01-22 09:27:11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详细]

2024-01-22 09:25:05

  • 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4
  • 网站网址:www.tuiguang158.com
  • 内容合作:axlt6@qq.com
  • 声明:采集内容出问题请联系邮箱处理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