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

金融委:重拳打击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布时间:2020-07-13 09:22:54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11日召开第三十六次会议要求,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要求,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证券执法工作,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和良好生态,提出由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等七大举措。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今年以来,金融委多次强调打击资本市场造假欺诈行为,通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坚决打击、遏制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活动,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严打欺诈发行财务造假

  会议认为,市场主体的诚信建设,事关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是资本市场的“毒瘤”,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危及市场秩序,制约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必须坚决、果断、及时地加以纠正。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制度建设存在短板,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成本较低,发生了多起恶性财务造假案件。新修订的证券法已大幅提高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成本,监管规章制度正在不断完善,构建了立体处罚的有力框架,证监会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证券执法和司法工作,坚决打击、遏制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活动,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回应社会各方面期待。

  今年以来,金融委已多次表态要坚决打击各类资本市场造假和欺诈行为。“未来基础制度改革和打击违法行为将助力完善投融资良性生态。”华泰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沈娟表示。

  加强改进证券执法工作

  会议要求,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要求,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证券执法工作,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和良好生态。

  一是严厉查处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加快调查、处罚、移送工作,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惩处。二是强化民事赔偿和刑事追责力度,要加快新修订的证券法实施细则落地,对典型重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个案,依法及时启动“集体诉讼”。三是深化退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强化退市监管力度,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化、常态化退出机制。四是配合立法机关加快刑法修改等工作进度,进一步完善惩戒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制度,提高刑罚力度。五是完善符合资本市场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的证券执法体制机制,加强行政执法基础制度建设,统一执法标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强化专门的执法力量。六是由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形成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合力,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七是加强舆论引导,多渠道、多平台强化对重点案件的执法宣传,向市场传递“零容忍”的鲜明信号,充分发挥典型案件查处的警示、教育功能,推动形成崇法守信的良好市场生态和文化。

  专家认为,上述政策将有效维护资本市场生态。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金融委会议强调对典型重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个案,要依法及时启动“集体诉讼”值得关注。目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集体诉讼制度已提上日程,这无疑将进一步便利投资者维权,震慑造假行为。由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值得期待,这将更有利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认为,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意义重大。随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推进,此前资本市场的“入口”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做好资本市场“出口”建设,将更加有利于长期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提升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完善监管体系 规范市场秩序

  分析人士指出,金融委提出的加强和改进证券执法工作等任务目标,将完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规范资本市场秩序,保障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金融委会议精神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加强投资者保护力度政策思路,中长期将利好资本市场发展。”鲁政委指出,上述制度安排实际上是配合注册制推广所做保护投资者的中长期制度安排。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金融委提出的上述举措,将极大地改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生态。通过完善基本市场制度等,也将降低金融市场风险,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高资本市场发展质量。

  “资本市场在本轮经济转型中处于枢纽地位,金融委提出的监管措施将对潜在的不规范行为起到敲山震虎的震慑作用,中长期来看更有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权益。”王涵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近期,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信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2023年成绩单。数据显示,2023年,招商信诺全年保险业务收入达346.45亿元,在2023年非上市寿险公司中[详细]

2024-02-27 10:36:23

  发行债券逐渐成为券商重要的“补血”渠道。1月份以来,券商发债进展不断更新,申万宏源等4家券商的百亿元级别债券注册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复,同时,多家券商已[详细]

2024-01-22 09:42:40

  近日,华福证券发布低度酒产业研究系列研报显示,当前我国预调酒(低度酒的主要品类)行业规模已达71.56亿元。而据其此前预计,2030年,预调酒行业规模至少可达168.5亿[详细]

2024-01-22 09:38:28

  中国证监会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当前市场关心的IPO监管、退市、减持、再融资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强化发行监管,严把IPO入口关,[详细]

2024-01-22 09:36:26

  开年以来,尽管A股市场持续震荡,但是机构投资者对北交所上市公司热情不减。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1月21日记者发稿,2024年以来已有51家北交所公司受到机构调研。其中,[详细]

2024-01-22 09:32:47

  1月21日晚间,富国基金朱少醒、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景顺长城基金刘彦春、中欧基金周蔚文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在管产品披露了2023年四季报。  其中,富国天惠LOF、兴全[详细]

2024-01-22 09:29:26

  近期,多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全部预增,且盈利规模均超1亿元。这批上市公司在市场开拓、降本增效、新产品研发及上市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高附[详细]

2024-01-22 09:27:11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详细]

2024-01-22 09:25:05

  • 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4
  • 网站网址:www.tuiguang158.com
  • 内容合作:axlt6@qq.com
  • 声明:采集内容出问题请联系邮箱处理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