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按照省委、市委工作部署,积极打造品牌文化活动,不断激发城市文化活力,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守正创新,打造特色品牌活动
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深耕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培植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打造创新性、国际化特色文化品牌,提升省会城市文化品位。
巩固文化连续性,点亮“北方戏窝子”品牌。全国20个省(区、市)35家院团带来的50场经典剧目和折子戏,以及32家丝弦院团带来的38场丝弦大戏,点亮2023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和五路丝弦优秀剧目展演活动现场。该局开展的“遇见艺术”快闪演出、名家戏迷联谊等活动丰富多彩,得到业界专家的高度认可和石家庄戏迷的一致好评。
探索文化创新性,打造城市摇滚音乐品牌。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部署,该局举办各类摇滚乐演出130余场,包括“周末草坪”“激情夏夜”“山水之间”公益演出活动,以及石家庄原创音乐节、2023MTA滹沱音乐节等自主文化品牌,同步推出消费配套优惠措施,使“Rock Home Town”成为广为人知的创新文化品牌。
扩大文化包容性,拓展国际杂技艺术品牌。该局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第19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整体筹备工作,完成开幕式及杂技比赛、惠民演出等艺术活动,拓展活动形势,丰富演出场景,深化文旅融合,推出“杂技+秋游”旅游线路。
保持文化惠民性,丰富基层展演活动。该局举办“彩色周末”活动1100余场、“四季村晚”活动689场,服务观众1182万人次,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鹿泉区、井陉县、行唐县、灵寿县等地的优秀文化活动,入选国家文化服务云平台。
锚定目标,笃行实干力求成效
转变角色,开放眼界,全力服务,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打造让群众支持、企业满意、政府放心的品牌活动。
增强大局意识,凝聚强大工作合力。该局成立专班、形成机制、明确责任、强化督导,推动文化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市梆子团精心创作的《钟馗》《穆桂英挂帅》《裴艳玲师徒传承折子戏专场》在香港成功唱响;重点打造的大型新编历史评剧《东垣大医》在第18届中国戏剧节精彩上演;与国家京剧院共同创作的现代京剧《雄安人家》12月6日在石家庄大剧院首演。
增强服务意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摇滚音乐演出季”演出活动,市直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主动靠前排忧解难,优质高效的行政审批、交通安保等工作,彰显了石家庄优异的营商环境,赢得演艺企业的良好口碑。
增强宣传意识,提升品牌知名度。该局与央级、省级主要新闻媒体通力合作,推出重头报道,扩大影响和声势。利用网络新媒体,推出激情四射、传播力强的短视频、海报等融媒体产品,提升石家庄市文化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兼收并蓄,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紧跟发展趋势,把握时代机遇,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打造传统与现代并进、文化和旅游交融的多样品牌文化活动。
省会城市影响力收获新成果。戏曲展演活动促进了剧种交流互动,展现了河北“北方戏窝子”的深厚底蕴。国际杂技艺术节提升了办节水平,助力省会国际化发展。摇滚乐界和青年消费者对摇滚音乐活动的好评度和认可度不断上升,形成了年度城市宣传“爆款”。
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新丰富。该局打造的戏曲、杂技、摇滚乐、惠民演出等优秀文化品牌活动,为全市人民提供了更加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满足了不同年龄和群体的多元文化需求。
文化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文化品牌活动推动了“演艺+景区”“演艺+特色商品”“演艺+消费”“演艺+旅游”等文旅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并进,有效拉动文旅经济增长。
下一步,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认真落实省市文化旅游工作决策部署,谋划建设更加长远的复合型音乐聚集空间、街区、摇滚+文旅体等新型业态,切实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生动呈现石家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扎实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贡献文旅力量。
相关阅读
2024-03-09 10:27:37
2024-03-09 10:26:29
2024-01-26 11:28:55
2024-01-26 11:25:17
2024-01-26 11:22:46
2024-01-26 11:20:08
2024-01-26 11:18:09
2024-01-26 11: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