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基地,军歌嘹亮,且把利剑破长空;温岭老街,礼射投壶,又携诗酒对朝阳;长屿硐天,石中有话,千年山水情脉脉;东浦农场,秋实正佳,一季田园意款款。11月27日,泽国三小全体学生分批次前往城南战狼基地、温岭老街、长屿硐天、东浦农场,开展“探四方温岭,传文武气韵”主题研学活动。
文韬武略
体魄和修养的融合
山巅之上,黄土之中,一群绿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学生们在体验“勇者之路”。勇者之路是部队400米障碍的简化版,几十米的路程有7个关卡,不仅考验力量和平衡,也考验勇气和协作。有的学生举重若轻,小心又稳当地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有的学生越战越勇,一开始时小心翼翼,后来边走边对着拍照的老师摆造型;也有的学生被困在障碍中间不能前行。
大部分学生都是独自闯关,有几个协作前进的学生特别引人注目。五(2)班的李思佳走过第一关后,又灵巧地转过身,一手抓住保护的绳索,一手拉住身后的同学,既帮她保持平衡,又为她加油鼓劲。“我胆子很大的。”李思佳说,“但是我想和好朋友一起走完,她比较胆小,我就想着多帮帮她。”
在温岭老街陈泰祥旧址,学生们手执木箭,紧盯着几步远的礼壶,随着一摆臂一松手,一支支木箭朝礼壶飞去。遍地的箭,投中的没几支。泽国三小语文老师徐丽红十分喜欢这礼射投壶的游戏。“学生们不知道‘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这句话,但我看到他们有这样的精神。没有人抱怨别人投得准,都是在修正自己的姿势和力量。这样的活动比课堂更能让人成长。”
山水田园
艺术与劳动的碰撞
千百年来,长屿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整套采石工艺。伴随几声号响,学生们开始了“打石头”体验。右脚踩稳石头,左手拿着木錾子,抵住需要雕刻的位置,右手拿着木锤,击打錾子。伴随几次击打,碎石屑朝四周飞了出来。再一看,雕刻点的洞又深了几许。“比想象的难。”六(1)班廖富春说,“我想用力,又怕没砸准,我们一小组的人打下来,也没把洞打多深。不敢相信这山里的洞窟是采石人打出来的。”
由山间转向田园,低年级的学生们正在采摘葡萄柚。枝头黄澄澄的葡萄柚数不胜数,小学生们把每棵树仔仔细细看过去,都想摘到最大的。二(3)班的刘雨涵流着汗,抱着刚摘的葡萄柚闻了又闻。“第一次自己摘果子,很激动。一看见大的就忍不住大叫,听见别处的叫声又跑去看。汗不是因为摘果子流的,而是跑来跑去跑出来的。”
内涵丰富
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为了完成本次研学活动,从学期伊始,该校就开始着手准备,寻找活动地点,确定活动内容,编写活动方案。“我们以德育处为首成立了开发小组。由于全校有1500多名学生,我们必须分成好几组,策划起来就更难了。”泽国三小德育副校长朱灵佳说,“每项活动都有特殊的含义,比如温岭老街的‘文’和战狼基地的‘武’,我认为一个都不能少。”
研学活动结束后,学生们会在班队课上对活动进行讨论,并把照片贴到德育评价手册上,再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感想。“这样的活动,我们不是浅尝辄止。强健体魄、传承文化,应该成为一种内在的东西,这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熏陶和锻炼。”
相关阅读
2024-03-09 10:27:37
2024-03-09 10:26:29
2024-01-26 11:28:55
2024-01-26 11:25:17
2024-01-26 11:22:46
2024-01-26 11:20:08
2024-01-26 11:18:09
2024-01-26 11: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