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用法治扎紧国家“粮食口袋” ——全国人大常委会双向发力聚焦制止餐饮浪费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0-12-24 12:37:33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一部法律草案、一个调研报告,共同聚焦一个主题——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分别审议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以及关于珍惜粮食、反对浪费情况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立法、监督工作双向发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养成文明的餐饮文化风尚提供法治保障。

  消费前节粮减损,让粮食顺利“从种子到餐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粒粮食,从种子到餐桌,减损几何?

  减损在播种。报告显示,我国粮食种植种子消耗偏大、成苗率有待提高。据山东省调查,每年全省小麦、玉米种子用粮约21亿斤,如按精播技术要求操作,种植用粮可节约6亿斤左右。陕西省部分地区种子发芽率仅为80%左右。

  减损在收成。据河北省测算,2019年全省玉米收获环节损失达13.77亿斤;陕西省渭南市机械收割损耗在1.2%以上、破损率高于2%;山东省齐河县玉米机械化收割损失达5%。

  减损在存储。黑龙江省收获后的粮食储存在农户家中,50%左右成为地趴粮,霉烂、发芽等问题突出。陕西省咸阳市每年因农户储存不当损失粮食10万斤。2020年陕西省榆林市粮食收获时节遭遇连续阴雨天气,有的农户家粮食霉变达到20%。

  减损在运输。目前我国散粮运输比例只占到25%左右,大多数粮食运输仍采用传统的包粮运输,存在多次包装、拆卸,在装卸、运输中的抛洒以及包装物的遗留造成的损失率较高,平均撒漏率距国家损耗要求差距较大。

  减损在加工。目前50公斤小麦只能产出“特一粉”30多公斤,稻谷每增加一道抛光,出米率降低1%。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大量的副产物被直接丢弃或只作为初级饲料。

  为进一步做好消费前节粮减损工作,报告指出,要重视粮食生产、仓储、运输、加工等环节的节粮减损工作,加强管控,减少消费前各环节损失浪费。

  据了解,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法也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有关方面正在抓紧起草,有关粮食生产加工、储备流通等环节的节粮减损将在该法中作出具体规定。”在21日举办的记者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表示。

  制止餐饮浪费,杜绝“舌尖上的任性”

  出生宴、满月宴、生日宴、升学宴、谢师宴、毕业宴、乔迁宴、婚宴、寿宴、商务宴请、朋友聚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广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群众的社会交往、情感交流等需求与日俱增。人们的交往需求与传统饮食文化一拍即合,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据了解,我国餐饮企业已达670万家,2019年营业收入高达4.6万亿元,餐饮浪费日益严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成升魁指出,受传统婚丧习俗、文化以及“面子”等因素影响,铺张浪费现象普遍严重。“这类宴席的主要目的不是‘吃’,而是‘排场、面子’”。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在作反食品浪费法草案说明时也表示,受讲排场、比阔气、爱面子等不良风气和不科学、不文明消费习俗的影响,我国餐饮浪费问题一直存在、时常反复,成为一个顽疾。据中国科学院专家调研,城乡婚宴酒席浪费40%以上,出生宴等各类“事件性宴聚”浪费30%左右,商务宴请浪费30%~40%,朋友聚餐浪费40%左右。“朋友聚餐的对象大多是朋友、同学等,情感色彩更浓,比较放松和自由,消费往往过度,隐性浪费更为严重。”成升魁表示。

  与此同时,餐饮外卖浪费逐渐增加,各类食堂浪费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据海南省统计,高校食堂平均每人每餐食物浪费率达12.86%。

  “解决餐饮浪费问题,需要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关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树立并践行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报告指出,要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餐饮服务单位要科学合理设计宴席和菜品,主动提供“小份”“半份”等人性化、合理化服务;引导消费者适量点餐、理性消费,对消费者履行提醒义务。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餐饮消费理念,积极参与“光盘行动”,抵制食物浪费。

  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也分别对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各类主体责任作出规定。明确旅游经营者、食品经营者责任,倡导个人和家庭形成科学健康、物尽其用、防止浪费的良好习惯和生活方式,要求婚丧嫁娶、朋友聚会、家庭聚餐等活动的组织者、参加者科学适度点餐,文明、健康用餐。草案还特别明确,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

  养成合理习惯,对吃相难看的“大胃王”视频说“不”

  曾经,有人在餐饮消费中片面追求“上档次”“只点贵的,不选对的”;有人觉得剩饭不利于身体健康,没有养成打包习惯;有人在自助餐消费时,觉得一定要“把花出去的钱吃回来”;有自媒体假吃、催吐的“大胃王”式吃播传递畸形的饮食文化和铺张浪费的价值观……报告显示,讲排场、比阔气等消费陋习仍未杜绝,粮食安全理念还不够牢固,科学饮食、理性节约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对此,报告指出,要加强宣传引导,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社会风尚。自媒体平台要加强自律,宣传文明健康的粮食消费观,对“大胃王”等“吃播”不良推介严格监管、严肃取缔。另外要重点抓好青少年教育,每个家庭要传承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

  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也明确,个人应当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外出就餐时根据个人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和用餐需求合理用餐。草案还规定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物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相关阅读

  调查动机  “‘朋友圈’里能卖烟花吗?”近日,北京市民林女士反映,各种烟花爆竹在“朋友圈”、社交群里刷屏了。“朋友圈&rdqu[详细]

2024-01-19 12:22:43

  从一条手机验证码换一袋“免费洗衣粉”查起,查出背后的地推式“吸粉引流”团伙。随后,顺线深挖,将一个隐藏在背后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团伙全部抓[详细]

2024-01-19 12:20:56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优化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就2014年发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详细]

2024-01-19 12:13:54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各类灾害事故风险明显上升的严峻挑战,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队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职尽责,有效防控重大安全[详细]

2024-01-19 12:11:42

  1月9日,电视专题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第四集《一体推进“三不腐”》播出,披露了中国人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的主要敛财手段,他以弟弟经营的投[详细]

2024-01-19 12:06:40

  据四川省纪委监委消息:四川省纪委监委原二级巡视员于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详细]

2024-01-19 12:04:51

  据山东省纪委监委消息:经山东省委批准,山东省纪委监委对省委第十三巡视组原组长岳德川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岳德川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详细]

2024-01-19 12:01:49

  据四川阿坝州松潘县委宣传部官方微信消息,松潘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18日晚发布消息称,2024年1月14日19时16分,松潘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群众报警求助,5名“驴友[详细]

2024-01-19 11:59:59

  • 备案信息:津ICP备2022009749号-4
  • 网站网址:www.tuiguang158.com
  • 内容合作:axlt6@qq.com
  • 声明:采集内容出问题请联系邮箱处理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