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未结束,未成年子女如果遇到父母隔离无人照料该怎么办?别着急,民法典34条的监护制度为您解忧。”伴随着舒缓的背景音乐,一个明眸善睐的小姐姐在镜头前娓娓讲述相关法律知识。
这是由上海市静安区法宣办、区司法局联合制作的青春法治课堂小视频,主讲人是从全区有法律背景、热衷公益的青年人中招募的。
线上青春法治课堂是静安区法宣办、区司法局联合打造“绎法空间”中的一项活动。2016年,静安和闸北“撤二并一”,借此契机,新静安区针对不同受众不断拓展法宣品牌,并对“绎法空间”进行扩档升级,广泛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普法活动。
静安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辖区地域可谓寸土寸金,如何在有限空间拓展法宣阵地,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着实考验法宣智慧。
2015年以来,静安区针对辖区楼宇白领群体规模大、法律意识强、法治文化需求高的特点,以“法律进楼宇”为突破口,推出“绎法空间”项目。从“绎法宝宝”卡通形象和微信表情发布运用,到以“绎法”命名的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内容越来越丰富,成为静安法治文化的重要品牌载体。
仅2019年,静安区便举办了“绿色分类跑”“给你说法”普法讲座、绎法手工、公益广告大赛等普法活动,妙趣横生的线下活动吸引众多受众,而通过线上“绎法空间”微信公众号、视频直播等方式,受众覆盖范围更是实现几何增长。
除了一系列以“绎法”命名的项目外,静安区还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演绎法治文化。全区300多个公交站点随处可见法宣海报,人员密集的静安寺地铁站成为民法典的宣传主阵地,搭乘“七号线法治专列”,从车贴、门贴、把手贴上便可感受浓厚的法宣氛围,途经的昌平路地铁站更是宪法学习主阵地。此外,法治文化墙、法治绿地、法治宣传长廊点缀在各大商务楼宇和居民住户之间,法治微电影、微视频在公共场所LED屏上滚动播放,让法治文化元素浸润在市民生活点滴。
静安区法宣办主任、司法局局长凌淑蓉说:“多年来,静安开展普法工作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围绕人民,在有限空间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演绎法治,大力拓展普法的深度与广度,从而提升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真正让他们从普法‘旁观者’变成法治‘参与者’。”
相关阅读
2024-01-19 12:22:43
2024-01-19 12:20:56
2024-01-19 12:13:54
2024-01-19 12:11:42
2024-01-19 12:06:40
2024-01-19 12:04:51
2024-01-19 12:01:49
2024-01-19 11: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