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枣庄市薛城区司法局立足精准扶贫、法治扶贫,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找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法治需求,以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为中心,加强工作创新,强化责任担当,着力抓好人民调解、普法宣传、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工作,以“加减乘除”的新思路新举措,持续开展法治扶贫,为幸福新薛城建设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一、巧用“加法”,“添砖加瓦”建阵地。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开展民主法治村居创建工作,助力打造法治乡村,目前共有106个村居被评为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在村居建立标准化的司法行政工作室、法律顾问室,积极打造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使法治宣传工作走进群众、贴近生活,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学到法律知识,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目前全区244个村居已实现司法行政工作室、法律顾问室、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累计打造法治文化公园10处,法治文化长廊16处,共有专兼职调解员738人,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阵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职能作用。
二、善用“减法”,“减少矛盾”惠民生。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资源优势,通过人民调解和现场公证,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及时定分止争,切实保障群众权益。精简办事流程,开通绿色通道,织密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在村居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依托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法律援助工作站接受法律援助申请,全面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优质高效化解群众困难。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人群、申请劳动工伤、损害赔偿、讨薪维权的农民工实行法律援助“零门槛”,简化受理程序,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援助,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帮扶作用,做到“应援尽援”,最大限度满足弱势群体对法律援助的需求,推进法律援助和脱贫攻坚精准对接。
三、活用“乘法”,“乘风破浪”巧普法。增强“法律六进”普法宣传力度,利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广泛开展送法下乡法治宣传活动,采取法律赶大集、普法宣讲团、庄户普法剧团等形式,通过解答法律咨询,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将农村热点问题以案说法、深入剖析,把普法宣传的过程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增强了村民的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营造了浓厚的的乡村振兴发展法治氛围,为实现群众对“经济强、乡村美、农民富”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法律保障。今年以来共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普法宣讲活动”、“法治春风进基层”、“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等送法进村居讲座11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直接受教育群众达20000余人。
四、妙用“除法”,“法到病除”解难题。将法律服务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开展“送法下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将法律服务送到百姓身边,通过邀请法律顾问在村居开展法律咨询活动,进行面对面法律咨询,方便村民法律“问诊”,就婚姻家庭、农村老人赡养继承等热点问题解答法律咨询,为群众化解法律难题。为满足农村群众对“精准扶贫”政策和法律知识的需求,提高群众对法治扶贫工作的知晓率,畅通法律服务求助渠道,今年以来共编印法治扶贫明白纸10000份,标明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及人民调解等服务内容,法律顾问的服务范围与联系方式等,以乡镇为单位,由司法所长联合包村干部将明白纸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切实为贫困群众打开求助之门。(
相关阅读
2024-01-19 12:22:43
2024-01-19 12:20:56
2024-01-19 12:13:54
2024-01-19 12:11:42
2024-01-19 12:06:40
2024-01-19 12:04:51
2024-01-19 12:01:49
2024-01-19 11: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