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牵绊住群众脱贫致富的脚步!本着这样的决心,“赤溪模式”在宁德地区生根发芽。如今,宁德全市法院共建立法官工作室、巡回法庭、巡回办案点65个,司法行政多元调处中心15个,形成“源头预防、多元调处、息讼宁人”的良好局面。2018年以来,宁德法院共诉前调解各类纠纷8329件。“助力脱贫攻坚,人民法院责无旁贷,”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董明亮说道,“我们的干警要用辛苦指数换老百姓的便利指数、幸福指数。”
福建靠山向海。福建法院结合当地“山多林茂海岸线长”的地域特点,积极推行农忙法庭、车载法庭、海上法庭等便民服务措施,开展送法下乡、上门立案、巡回审判、法治宣传,将一件案件打造成一堂普法课,以法治的力量明规则、辨是非、树新风。
“河里的鱼,能不能电了拿去卖?”厦门市同安区西柯镇丙洲渔村有些村民对此一度感到困惑。2019年12月,同安区人民法院把一场特殊庭审“搬”到了村部,以一个发生在村民身边的真实案例警示大家:“此路不通”。庭后,一些村民窃窃私语:“想富,也得办法得当、路子走稳……”
为打造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体系,福建法院深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司法供给,深入推动立案、缴费、阅卷、调解、庭审等服务线上线下补强。
信息化和智慧法院建设给当事人带来诉讼便利,也催生公平正义的加速度。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福建法院妥善审理涉贫困群体劳动争议、医疗、教育、赡养、追索农民工工资等案件2.88万件,执行标的额10.12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感触深刻:“福建法院着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司法在眼前,法律在身边。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子走得更快更稳。”
“亲”与“清”的诠释:
扶贫扶到点子上、谋到关键处
位于闽西南的漳平市官田乡,群山起伏,峰峦叠嶂,曾是出了名的贫困乡。而“藏”在大山深处的梧村,进村山路的垂直落差就达600米。远远望去,只有山,没有路。
前些年,龙岩市第五批驻村书记、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干警李航来到了梧村。几年来,他在这个贫困小山村里扎下了根。
李航利用扶贫资源和自身优势,积极调动村两委工作热情,鼓励村民发展花卉、果蔬种植、家禽养殖等,以产业扶贫带动精准扶贫。2019年底,梧村村财收入超过了16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越来越多的“李航”加入到帮扶群众脱贫这场攻坚战中。他们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扶贫、扶真贫……这些年福建法院通过挂钩帮扶、驻村蹲点、志愿服务等工作机制,先后选派114名法院干警担任驻村干部。
在落实帮扶举措中,福建法院把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将“输血式”的扶贫方式变为“造血式”的开发方式。他们与3484个贫困家庭结对,与2997户贫困家庭建档立卡,筹集扶贫资金2322万余元,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谋项目、筹资金、解纠纷、促发展。
永安是全国有名的笋竹之乡、林改之乡。为保障当地“福田贷”“福林贷”“闽笋贷”等扶贫惠民金融产品精准投放,永安市人民法院把好“入口关”,当好“裁判员”,切实为农户解纷解忧解难。
今年6月,因连续6个月没有偿还当地信用合作联社的“福田贷”利息,永安市小陶镇农户陈民(化名)被诉。原来,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他与别人合作的鲜花供应项目一下子断了销路。眼看着苦心经营的地荒了,陈民一筹莫展。
“如果这时候判其返还贷款本息,等于把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逼到了墙角里。”主审法官潘昕经权衡利弊后,决定启动多元解纷平台。他与合作社协商,由其启用专项贷款保证金基金池,先行垫付陈民所欠贷款利息。而陈民可在次年农作物收益后偿还垫付款。
一次调解,让暂时陷入困境的陈民一家看到了新的希望。“相信渡过这场疫情,家里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望着不远处,陈民言语中透露出一份坚定……
相关阅读
2024-01-19 12:22:43
2024-01-19 12:20:56
2024-01-19 12:13:54
2024-01-19 12:11:42
2024-01-19 12:06:40
2024-01-19 12:04:51
2024-01-19 12:01:49
2024-01-19 11:59:59